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对足球运动员移动能力训练进行研究.指出,移动能力是足球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球员的比赛表现密切相关.在对移动方式特征和分类进行分析梳理的基础上,针对长期被忽视的发展感知能力和移动效果反馈两方面,提出足球移动能力训练的内容和重点,以及不同训练阶段的训练要点.认为,发展移动能力要符合力学原理、结合专项技术训练,最终实现训练能力向比赛能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以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1—2005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实习教师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以下不良的心理现象:紧张、焦虑、胆怯、放纵、矛盾等;而中学生存在的不良心理现象包括:自卑、从众、害羞、逆反、恐惧(害怕)、强烈的表现欲等。并根据这些不良的心理现象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3.
毛燕平 《内江科技》2022,(1):130-131+151
疲劳与恢复是运动训练无法回避的问题。正确认识疲劳,不仅有利于机体的恢复,还有利于提高运动训练的收益。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运动训练中的疲劳定义、分类与导致原因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以期能够为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职体育教学对职业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有着独特的优势。研究认为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职业素养的主要内容有:培养学生职业需求的特需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能力和吃苦耐力等品质。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需要转变体育教育的职能,创新体育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等。  相似文献   
5.
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是维护学校体育教学秩序、保障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构件,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成败取决于科学管理的水平.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是改善企业运营效率的一门重要理论,它强调的全面管理、全员管理、预防性管理、服务性管理和科学性管理,对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不断加深,体育领域中体育经纪人的培养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面对国产体育经纪人的稚嫩,怎样让我们的体育经纪人在奥运大餐中掘金挖银,并且不断壮大,到国际市场赚取更多的外汇,一直是中国体育经纪市场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以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为参照,主要通过体育经纪人培养和管理角度,以期为中国的体育经纪人培养提供毫发之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能测试在高职体育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体能测试可以促进高职体育课程的有效教学,有助于实现提高学生体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状况的目标。高职体育课程在进行学生体能测试时,可以选择多种素质测试方法。将功能性平衡测试与素质测试结合起来,测试的数据与评估的结果会更加的准确,这有利于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8.
结合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及体育教育发展新动向,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进行分析,认为体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育观,敬业精神,形成高尚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为新时期高职体育功能和价值的实现提出建议,认为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开展三自主体育课,引入体验式教学,推动体育文化多元发展,形成集文化性、体育性与职业性共性的体育氛围以及探索高职特色运动会,创新职业技能运动项目是高职院校体育使命和价值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咨询访谈法等方法对河南省体育人才需求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对体育人才内涵方面的需求以体育教师思想觉悟、敬业精神和师德、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主,素质需求方面以教学能力、专业技能、组织能力为主,学校体育课程还是以传统项目为主,学生需求较高的新兴项目开设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行为事件访谈法(BEI)对高职院体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最终构建了一个由4族15要素组成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具体包括:(1)个人能力(教学能力、专业技能、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科研能力);(2)个性特征(乐观自信、公平公正、情绪健康、奉献精神);(3)社会角色(爱岗敬业、团队协作、尊重他人);(4)动机需要(成就动机、终身学习意识、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