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体育   1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孝良 《钓鱼》2006,(19):48-49
黑鲪。俗名黑鱼、黑头、黑寨、刺毛,鲈形目,鱼由科,体侧扁,灰黑色,头大目圆,体重一般100~200克,大者可达1000克以上。肉鲜嫩洁白,少刺,如蒜瓣,煮出之汤乳白如牛奶.最适老人、儿童食用。  相似文献   
2.
蔡孝良 《钓鱼》2005,(9):41-41
算起来,我学海钓也有30余年了,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除随友驾舟出海外,只喜在悬崖陡壁下的礁丛深入处矶钓,对于开阔的沙滩,视而不见,不屑一顾,总认为,滩浅水清,哪来鱼可钓?但2004年在威海的一次遭遇,彻底改变了我这种看法。  相似文献   
3.
胶州湾景色秀丽,水产丰富,是胶东半岛的一颗明珠,也是青岛广大钓鱼爱好者的乐园,个知有多少钓鱼迷在这里钓起了一个个金色的梦,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那是1989年国庆节前的一个星期天,秋风起兮白云飞,正是垂钓的好天气,我和啤酒厂老赵一早就赶到了胶州湾畔的海产品养殖加工厂,要了一条小船,由老赵摇橹向海中驶去。老赵40出头,魁梧、壮实,热情豪爽,海情熟悉,钓技精湛,是胶州湾赫赫有名的“鱼王”。我跟着这样的师傅出征,心中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4.
中国钓鱼人数千万,丢失于江河湖海中的铅坠不计其数,既严重污染水源,又大量浪费资源,推行环保坠,刻不容缓。其实,可用做环保坠的东西很多,如铁坠、水泥坠等,皆可选用。但我在实践中,越来越感到鹅卵石做坠,有很多独特的优点,可谓是环保坠中的佼佼者,值得推广。一、用鹅卵石做环保坠  相似文献   
5.
蔡孝良 《钓鱼》2006,(24):45-45
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水污染,海洋鱼类资源急剧下降,如今要在大海中钓上鱼也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如果能找到鱼类集中的好钓场,还仍然是可以满载而归的,大海茫茫,何处去找这样的好钓场?岛屿周围一些与大陆毗邻的岛屿,往往地形复杂,周边多暗礁、深渊,而且人迹稀少,鱼类资源破坏较少,在这些地方垂钓,多半  相似文献   
6.
蔡孝良 《钓鱼》2005,(22):37-37
虾虎鱼主要品种为黄鳍剌虾虎鱼,俗称大头鱼光鱼、又称痴鱼、扔头、逛鱼等。该鱼头大,体较细长,前部呈圆筒状,后部略侧扁,体棕灰色,腹面白色,一般体长15厘米,最大个体体长可达30厘米,重400克左右。该鱼分布很广,普遍存在于我国东南、黄海、渤海四大海域,为暖温性的近底层鱼类,滩钓、矶钓、船钓均可,但钓起来最为惬意的是在养虾池内钓,(以下简称为虾池)现将有:关虾池钓虾虎的技术性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拉流钓黑鲪     
黑鲪,俗名黑鱼、黑头、黑寨、刺毛,鲈形目,鲉科,体侧扁,灰黑色,头大目圆,体重一般100 ̄200克,大者可达1000克以上。肉鲜嫩洁白,少刺,如蒜瓣,煮出之汤乳白如牛奶,最适老人、儿童食用。黑鲪属近海底层杂食性鱼类,在我国东海、黄海、渤海等各地区均有分布,其数量之多,只有黄鱼(六线鱼)可与之媲美,所以,在青岛有“海钓是黄黑当家”之说。钓黑鲪技法有多种,如礁岸抛竿钓、礁岸手竿探窝钓、舟船下锚抛竿钓等,但最有特色的还是坐船拉流钓。所谓拉流钓,就是将船开到(或划到)选定的地点,然后解除动力,让船随着海流慢慢漂流而下(故也叫漂流钓),这时钓…  相似文献   
8.
蔡孝良 《钓鱼》2005,(24):44-44
青岛市城阳区河套镇位于黄海明珠胶州湾畔,地势低洼,周边有大沽河,桃河等水系流经,可供钓鱼的库、塘星罗棋布。若以河套镇大涧村界碑为中心,方圆3公里内就有幅射状存在的大小库,塘十余处,由界碑向南为尚家沟水库,向西为云聚山庄及4号水库,向西北为金牛山水库,向东北为小涧西水库,小涧西水库向东为小涧东鱼塘群,其中最爱钓友青睐的为:  相似文献   
9.
蔡孝良 《钓鱼》2006,(14):44-45
沙子口是青岛市东部海岸上的一个小镇,青岛历史上的三大渔村之一,沙子口湾坐北朝南,东西方有大大小小的岛屿环抱,构成了天然的屏障。港湾内风微浪小,虾虎鱼、六线鱼、黑鲪沙丁等多种鱼类在此栖息繁衍,是抛竿垂纶的绝好的去处。2006年的五月一日我们祖孙三代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一天。  相似文献   
10.
一竿上鱼大家乐。 都说是“钓鱼乐,乐无穷”,但是,究竟乐在何处?又有谁说得全,说得清?固然,浮漂一沉,鱼竿一扬,活蹦乱跳的鱼儿破水而出,这是扣人心弦的一乐,但是,仅此一乐,恐怕还不足以解释,为什么全世界不分民族肤色,无论男女老幼,有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