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体育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西红柿,又名番茄。相传它的老家在美洲秘鲁的丛林里,当地土人叫它“狼桃”,是一种有“剧毒”、令人生畏的“禁果”。 十六世纪时,英国俄罗达里公爵见番茄鲜艳可爱,于是就冒险挖了一株带回伦敦。直到十八世纪时,法国有位情场失意的画家,一急之下,竟冒死尝试了“狼桃’的滋味。一直等到十二小时,这位画家仍然安全无恙。因此,这位画家便成为传奇式的“勇士”,名噪欧洲。  相似文献   
2.
《盐铁论》是西汉中期儒法两家一场大论战的生动记录。盐铁会议斗争的焦点是:坚持还是改变汉武帝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政治路线。围绕着这个根本问题,杰出的法家桑弘羊同孔老二的忠实门徒贤良、文学们,就汉武帝抗匈战争的政策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今天,我们根据“古为今用”的原则,认真总结这一斗争的历史经验,对于弄清叛徒林彪的“媚外”与儒家“和亲”的血缘关系,批判林彪搞复辟倒退、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同胞十有八九不识字,其中近七成是女性。在我的印象中,高小(即六年制小学)毕业即可填写"失业知识分子登记表"。在我读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就常被弄堂里一些大爷、大妈冠以"小先生"的称谓,帮他们读信。到了五六年级代笔写信已是家常便饭。回报是几句夸奖,偶尔有一颗水果糖,有时也有他们从信封上剪下来的漂  相似文献   
4.
正在那么多"文革"实寄封中,单单挑出这封信来说事,是因为我觉得它集中体现了"文革"的社会要素,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社会生态。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文革"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而这封信就像一块时光燧石,擦燃了历史的火花,让那些远逝的情景又显现出来。这封信的信封(图1)是"上海纸品厂出品"的,封楣上是套红的敬祝词,封面引用的最高指示是毛泽东评价张思德的一段语录,配图是白求恩的影  相似文献   
5.
二十多年前,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枚实寄封(图1、2)时,立马蹦出一个十分俗气的词:扯淡!虽然我认同邮商“邮票是真邮票,邮戳也是真邮戳”的说辞,但是将民国邮票与解放区邮票混贴在同一枚信封上作邮资,这怎么可能呢?本来就对此封真伪犯嘀咕的邮商见我如此质疑,就更加没有底气。我也知假买假,权作趣味品将此封买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