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鲉科 鲪鱼体侧有几条不明显的带状条纹,属卵胎性鱼类,11月左右交尾,12月~次年1月受精,12月~次年2月产出4~5毫米的仔鱼。鲪鱼一般栖息于浅海岩礁或海藻周围,其食物有鱼类、端足类、虾类、蟹类、糠虾类和卷贝类。体长一般可达17~25厘米。 鲪鱼有黑色、红褐色和白色等多种颜色,对此,有人认为它们分  相似文献   
2.
分布: 方头鱼在我国东部海域有大量分布。鱼体的色彩有红、白、黄三种。 形态: 身体为细长形,侧扁,从后头部到嘴的前端略呈圆形,并且倾斜角度很大。 上、下两颚长有很结实的牙齿,在前颚骨的后方有大的犬齿状牙齿。 方头鱼的背鳍长而低,臀鳍也较长,尾鳍呈扇状,三种颜色的鱼形态都是一样的。 成鱼的体长可达45厘米。其体色,红方头鱼是鲜红色,眼睛周围带黄色,身体两侧有黄色横条,尾鳍上也有两条颜色鲜艳的黄带,上半部有2~3个黄点。  相似文献   
3.
鲻鱼——鲻科 鲻鱼胸鳍根底的上半部有蓝色的斑纹,体侧有数条暗色条纹,因其眼睑部较发达,很容易与鲻科的其它种类区别开,鲻鱼栖息于内湾或河口水域,有时也生活在淡水水域,冬季时迁徙到海洋深处。10月至第二年1月到南方的黑潮流域产卵,但至今对其产卵情况还不太了解。春天,阳光明媚的海岸附近的河流浅滩处,经常可看到大群小鲻鱼在那里活动。鲻鱼主食附着藻类,但有时也吃沙蚕等动物性食物。 主要分布于日本北海道以南;除热带西部非洲一摩洛哥沿岸之外的全世界温、热带海域。  相似文献   
4.
5.
雀鲷科鱼是以热带浅海为分布中心的小型鱼种,日本出产91种,大部分群生于岩礁、珊瑚礁海域,主食动物性浮游生物,但也有主食藻类,并以此划势力范围的鱼。所有的雀鲷科鱼都产附着卵,雄鱼或雌雄共同保护这些卵。虽然这种鱼食用价值并不高,但是色彩美丽的鱼作为观赏鱼很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斑鲅鱼──斑鲅鱼科 斑鲅鱼的鳃盖后缘不是黑色的,与黑斑鲅鱼相比身体线条不是很漂亮,有点短粗的感觉,体侧的鳞片上有许多很显眼的黑色斑点。上下两颚的牙齿有2-3列,与只有一列牙齿的黑斑鲅鱼很容易区别。但是斑鲅鱼的体形有各种各样的变异,有的线条流畅,各鳍都很大,尾柄也很长,尾鳍长而且深深地向内弯入,两颚的牙齿异常显著;有的鳃盖后缘全是黑色;而有的鳞片上的黑点很不显眼等,其多样性令人很吃惊。这种变异既有单纯的个体变异,也有地理变异,有待今后深入研究。 斑鲅鱼在日本长崎的产卵期为5月份。栖息于沿岸的岩礁地带…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自称是鱼类爱好者,那么你离鱼类学家的距离有多远?如果你自称是钓迷,那么你对鱼类的了解有多少? 在浩瀚无际的海洋,在烟波浩淼的江河湖泊,在汤汤流淌的山川溪流,有数不尽的千姿百态的鱼类生活在那里。它们是这个世界的朋友,也是这个世界本  相似文献   
8.
黑鲷     
——鲷科 黑鲷吻稍尖,背鳍根部和侧线间有5排大鳞和1排小鳞,这是它区别于其它黑鲷属种类的明显标志。在鱼体上有数条轮廓模糊的黑色带状条纹。 黑鲷一般栖息于内湾和河口等水域,有时也进入淡水域活动,也有  相似文献   
9.
石鲷──石鲷科 幼年及半成年的石鲷鱼身上有鲜明的黑白条纹,而雄性鱼成年后条纹即消失,吻部变黑,俗称“黑嘴”。雌性鱼即使进人成年条纹也依然存在,只不过没有小鱼那么鲜明。成年石鲷的牙齿状如鸟嘴,十分坚固,能毫不费力地咬碎螺形贝和藤壶类的坚硬甲壳。 石鲷栖息于水深50米以内的岩礁地带,喜欢吃带有硬甲壳的底生动物。好奇心强,有时会凑到潜水员身边看个究竟.一 产卵期在每年的4~7月。稚鱼期(小鱼苗)总是伴附着流藻在海面附近活动,主食动物性浮游生物。长到几厘米长之后转移到海底,吃底生动物。作为矶钓的对象鱼人气…  相似文献   
10.
稻属分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属(Oryza L.是禾本科中重要的植物类群,该属含2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未来水稻育种的重大突破还将有赖于对稻属基因库中丰富种质资源,特别是野生稻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由于稻属植物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众多的植物分类学家、遗传学家、育种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的广泛研究。稻属自Linnaeus于1753年建立以来的200多年中,无论在物种的数量和分类系统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多位学者对稻属的属以下等级和种间的分类都做了详细的工作,对稻属现代分类系统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oschevicz(1931)对稻属全面深入的研究为后来的稻属系统分类奠定了基础。Sharma &; Shastry (1965) 建立的稻属分类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受了 Roschevicz(1931)工作的影响,对属以下种以上的分类等级也处理得较合理,但是他们对稻属的分类定义较为广泛,包括了好几个如今已不放在稻属的物种。Vaughan(1989)对全球的稻属标本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查证和研究,他建立的稻属系统不仅在属的界定上更为合理,而且对稻属中各物种的形态变异、地理分布和种间的关系,都有更清楚的描述。遗憾的是,Vaughan (1989)采用的属下等级——“复合体”(complex),不符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BN)的规定。Lu(1999)在对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对稻属的研究成果并包括了近年来发表的一些新种,建立了稻属3组7系24种的分类系统。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对稻属作了进一步的修订,列出了以形态特征为基础的分种检索表,并对稻属分类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