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快乐的新年过去了,同学们肯定从长辈们那里得到了不少压岁钱,小小地富了一下,心里肯定美滋滋的吧?这些压岁钱都去了哪里?是买了眼馋很久的芭比娃娃、变形金刚、遥控飞机,买了新学期的文具,还是打算存起来慢慢花?大家会理财吗?这些压岁钱在没有大人监管的情况下,真的都花在"刀刃"上了吗?让我们来听听理财小达人们的理财经!  相似文献   
2.
郝鑫 《大观周刊》2011,(51):15-15
北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时代,类似于夹缝的生存状态使得宋人的人格处于分裂状态,人格的两面性也使得宋代的诗和词具有不同功效,诗是文人士大夫的附庸之作,词则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词转向抒情,使得词由单纯描写走向了文人内心世界的探索。本文就晏几道词中梦境营构的审美情感与艺术技巧进行浅略的分析,以期能找出其词多写梦境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3.
姜朝晖  郝鑫 《科教文汇》2013,(13):9-11,15
我省高校大学生社团发展蓬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注重开发研究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实践育人功能,将对我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社会、学校管理层面、学生社团整体层面和学生个体层面等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学生社团的健康、有序的发展,抑制了大学生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坚持科学原则,把握社团特点,借鉴国外经验,科学地管理指导建设学生社团,将使学生社团的实践育人工作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艺术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培养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实效体系,教育工作者除了要贯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原则以外,还必须把握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体现艺术院校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的针对性.发挥专业优势特点、重视专业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力量的合力,不断坚持和探索,让艺术人的青春在和谐社会的舞台上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以及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根本遵循.青海省的地理位置处于西北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地区,存在经济相对落后、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和学生对政治生活关心不足等现实问题.因此本地区高校更应肩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积...  相似文献   
6.
习仲勋的文化思想,有着独特的内容和理论特点,主要涉及了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兴办教育事业,运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文化工作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弘扬民族传统文艺发展等内容。其理论特色表现在,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权,创新和发展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方式;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壮大文化人才队伍;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等方面。深入学习领会习仲勋文化思想的特征,对当下我国转型时期顺利推动我们当前的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农电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现状、建设目标、建设原则进行了概括和说明,从主站层、通信层、设备层3个层次对农电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了叙述,并针对农电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功能进行了概括和说明。  相似文献   
8.
郝鑫 《科技风》2014,(17):173-173
科技文本是信息型文本的一种,为准确的传达文本信息,译者出于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的原则,大都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但基于实践中科技文本的特征和功能,笔者认为应考虑采取多种翻译方法和策略,灵活变通才能提高翻译质量。本文将通过研究翻译策略和科技文本的特征,试着从中找出适合科技文本翻译的策略,希望对翻译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随着云计算时代的来临,移动设备中Web应用的用户群体逐渐扩大,手机地图应用体现出其优势与特点,同时武汉市公共自行车系统逐渐完善与成熟,公共自行车服务移动信息化是合理的发展方向。主要介绍Android平台上公共自行车网点地图移动应用的开发过程,以及其中运用的核心技术。本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对公共自行车系统乃至其他生活服务的移动信息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注新近出现的欺骗性接触形式的网络广告,分析其性质及表现方式,并从广告主体利益、相关法律法规、网络监管等方面分析产生这种网络广告形式的原因,进而从道德伦理方面对欺骗性接触形式的网络广告进行思考。文章分析了网络广告形式的创新及其原则,并结合社会各界的反应,认为网络广告欺骗性接触形式的前景并不乐观,创新应符合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