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百年文言语境的失落和西学将研究对象作为客观“知识”处理的方法论,普遍影响现代中国学术,使得古代文学教学的兴趣性成为一个必须直面的重要命题。剔除学者研究以资教学的个性化方法,考察古代文学教学兴趣激发的普遍性策略,适度的语境恢复是治本之方。具体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注重创作导向从传统文学批评的本位视角切入文本,创设雅言情境以雅言和雅事熏染学生的诗意情怀,把握现实关怀以传承和践履传统士人的精神品格。适度的语境恢复不仅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其深层内涵更指向一种“赓续文脉”的自觉担当,藉之可以激发民族语文的活力,恢复中国文学的尊严。  相似文献   
2.
《诗经·黍离》主旨之争无碍其艺术力量,其中心意义上的解读应是由形式到实质的审美。《黍离》语言系情到极处的诗性顿悟,并于描摹虚神处留有调外之旨,虚写处又见语调凝重。这源于诗背后的人性真实,这种真实是主体以生存的勇气来忍受苦难的重荷(无知我者),并且超越这种悲剧而有所行动(向天一问),是悲剧之外的悲剧。所以,关于《黍离》主旨只须言明该诗产生的乱世背景,置诸主旨之说于仅供参考即可。  相似文献   
3.
王元化先生去了。两日后,川西爆发了震惊世界的8级大地震,遭遇的震难百姓无数,其伤亡的确切数字迄今仍未尘埃落定。几年前的王先生惆怅不已地感叹道:"这世界不再令人着迷。"不用目睹此次震难的凄惨,对88岁的王先生来说,或算是给了他一个生命末期的平静。  相似文献   
4.
唐前诗赋的发展互为依赖而交互演进,是中国文学史值得关注的问题。当前的研究集中在起源考察、名家作品、断代研究、宏观诗赋关系诸方面,其研究成果已很可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外部研究强劲而内部研究不足、整体关系研究简约而不如一体之深广等方面。清理和省思唐前诗赋真正的“关系研究”,应当基于三个前提:一是诗赋既是一个整体又是不同的文体;二是文体是基点,动态的辨体是深研的必要视角;三是其内容大致包含影响、消长、分异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