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7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破旧必须立新。英敛之极力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同时也热心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他在创刊号《大公报序》中开宗明义就说:“报之宗旨在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这就是说,针对当时那种国破民奴、  相似文献   
2.
提起《大公报》,大家很自然就想到1926年9月1日以后它的社长吴鼎昌、经理胡政之、总编辑张季鸾。而对这张报纸的最早创办人英敛之,以及他为什么和怎样创办这张报纸等等,却多不为人所知或所知甚少。本文想着重在这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3.
清末,国内阶级斗争空前激化。反对和改变以清王朝为代表的封建专制制度,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一致要求。问题是怎样反对和改变:革命还是改良?由此,社会上产生了两股  相似文献   
4.
一八九八年九月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日本。同年十二月,他们在横滨创办了清议报。一九○一年十二月,该报停刊。一九○二年二月,梁启超又办新民丛报(以下简称丛报),作为他们宣传改良主义和西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丛报是半月刊。第一期出版于一九○二年二月八日(光绪二十八年正月初一日);最后一期出版于一九○七年十一月二十日(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十五日),前后历时近六年。由于一九○四年二月以后,经常不能按期出版,所以实际上只出足四年,一共刊行了九十六期。丛报的编辑兼发行人是冯紫珊,实际是梁启超负责主编。丛报每期篇幅一百二十页上下,约五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在一次报界欢迎会的演说辞中说:“《中外公报》只有论说一篇,别无记事,鄙人则日日执笔为一数百字之短文,其言之肤浅无用,由今思之,只有汗颜,当时安敢望有人购阅者。”他在这里所说《中外公报》,即1895年8月康有为创办的《万国公报》(同年12月改称《中外纪闻》)。由此可见,梁启超从那时起,就已涉足报业。但他在《三十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的最初10年(即清王朝的最末10年),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暴风雨年代。就在这个年代,新闻界出现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许多革命派的报刊(如《童子世界》《苏报》《国民日日报》《警钟日报》《二十世纪大舞台》  相似文献   
7.
过去,人们都以为梁启超最早一篇议论报纸的文章,是1896年8月9日发表在《时务报》(第1期)上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以下简称“甲文”)。其实,早在一年前,即1895年9月,梁启超就为北京《万国公报》(第18期)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