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在周末的晚上来到电影院,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将要领略真枪实弹的《特种部队2》,无奈被告知票已售罄.几乎是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走进了《致青春》的观影厅,谁知这部影片却占据了我此刻全部的身心.于是,我写下这些文字,以告慰我尚未逝去的青春.  相似文献   
2.
彭桂兵  张思羽 《新闻界》2022,(12):65-74
随着科学技术和传播媒介的发展,学者们通过多元化的传播媒介对他人学术研究发表批评性言论,其中表现的传播行为也愈加复杂,典型的就是耿美玉诉饶毅案。学术批评是言论自由的体现,但是当学术争议上升到诉讼层面,那就需要法院定纷止争。为了平衡新媒体语境下学术批评言论传播与名誉权保护,司法首先要明确诉讼争议的批评性言论性质,审查在不同学术议题下当事人意见表达及其所依据的事实,判断当事人学术批评言论的正当性,当言论涉及侮辱、诽谤等言辞时,则构成名誉侵权。新媒体语境下由学术批评引起的名誉权案件频发,《民法典》颁布后,审理名誉权案件的司法解释已失效,为解决日益复杂多样的学术批评案件,可以将当事人实施的学术批评行为适用《民法典》中关于名誉侵权免责的相关规定,以期更好地保护学术批评性言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