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大众传播符号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信息时所起的作用并不亚于语言符号甚至大于语言符号,传播学者研究认为:在人际传播活动中,人们所得到的信息总量,只有35%是语言符号传播的,而其余65%的信息由诸如服饰外貌、表情行为等非语言符号传播。其中服饰这种非语言符号所负载的信息尤其丰富。但以往研究较多的是其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服饰负载政治信息,在政治事务中的传播作用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以个案分析展开研究,以寻求政治人物完善媒介形象、最有效地传播政治信息的某些规律。政治领导人个性化服饰中的政治信息作为非语言符号的…  相似文献   
2.
网络动漫游戏创作分三部分:网络创作漫画,网络创作动画和网络游戏。这些动漫游戏网站大部分是主要是集发布、购物、下载、在线动漫画等多板块的门户网站,其内容主要是受欢迎的日韩和欧美的动画、漫画和游戏。虽然这些不是创作性的网站,可  相似文献   
3.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80后"文学,可以看出其超出文学的诸多意义.大众狂欢与改变"认知失调"是"80后"文学的创作动力之一,人们在制造偶像的同时实际上是在塑造"自我",而网络"公共领域"则构成"80后"的特殊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介绍了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的方法,包括:了解儿童,转变观念,提高审美意识;充分利用电教设备,搞好课堂教学;加强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课外多画日记画。  相似文献   
6.
网络传播不但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结构,而且以动摇传统固定空间领域为前提,造就了全新的文化空间,80后、90后成为网民主要群体,青年亚文化在网络的崛起是网络造就新文化空间最有说服力的例证之一。新文化空间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可避免地引起文化冲突。因此,网络传播正成为一种推动文化变迁的正在进行式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二期课程改革自2004年秋季至今,小学音乐新教材已经试行五年,完成了一个周期.五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深深体会到:紧紧抓住素质教育这一主旋律,用好新教材,就能让音乐课堂生动起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追求个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8.
媒介素养教育与网络艺术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晓萍 《新闻知识》2006,(12):69-70
网络艺术目前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将已经存在的传统艺术作品通过电子扫描技术或人工输入方式进入互联网络,这被称作“网络艺术”,相当于传统本的数字化;一类是直接在网络上“发表”或称“首发”的艺术作品;还有一类是通过计算机创作或通过计算机特殊软件生成的艺术作品,比如电脑自动“创作”的小说、音乐、绘画等作品。由于网络艺术具有个人性、综合性、动态性、交互性、虚拟性、可下载性、可无限拷贝:等特性,因此,它天生具有较传统艺术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其艺术门类也就远非传统艺术所能涵盖,大杂烩式的艺术发展空间同时也给艺术消费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其艺术产业化的趋势十分看好。但在产业化的进程中,开始显现出这样那样的问题,阻碍了其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分析表明,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受众媒介素养偏低,媒介素养教育不足有关,本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熊晓萍 《江西教育》2009,(12):22-22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二期课程改革自2004年秋季至今,小学音乐新教材已经试行五年,完成了一个周期。五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深深体会到:紧紧抓住素质教育这一主旋律,用好新教材,就能让音乐课堂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0.
Web2.0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互联网将点击率转化为钞票的可能性,商业模式的介入让前景转化为“钱景”不再是幻想。在“点击率说话”的虚拟世界里,网络视频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自由活泼,颠覆传统的幽默和恶搞精神,来自草根的反权威性是其备受追捧的原因。与此同时,影像剪辑技术的普及,技术门槛的降低而带来制作成本的低廉,又使得依附于互联网高速传播媒介的网络视频作品,不仅仅是“零成本“的自娱自乐,且具有将点击率转化为商业模式的诱人前景。商机无限的视频广告最近,美国在线出版商协会O P A(O n l i n ePublishersAssociation),对用户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