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带领中国走向了新时期,少年强则国强,中学教育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中坚力量,政府和社会一直给予高度的关注。农村中学校长作为引导者,要及时改变和调整自己的管理观念和管理策略,带领农村中学紧跟时代步伐,力争在振兴农村教育的新时代浪潮中脱颖而出。因此,本文着重对新时期农村中学校长管理观念和管理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的亲人》是张淑芳同学用血泪写成的一篇展示亲情的习作。全文以清明节小作者与奶奶为父亲扫墓为线索,引出家庭的不幸和对亲人的哀思,描叙了祖孙三代人面对家庭的变故,与命运顽强抗争之中兀现出来的无可替代的亲情,充分表明亲情的可贵与伟大。习作的题材来源作者的真实生活,语言朴实,感情流露自然生动。开篇以清明节入题,写“我”扶着年迈的奶奶去给父亲扫墓。一个“扶”字用得很恰切,既表现了奶奶年迈,行动不便,又反映了小辈与长辈之间心灵相依、亲密无间的真情。虽然时过境迁,奶奶却仍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悲伤而嚎啕大哭。小作者跪在坟前,…  相似文献   
3.
《论语·雍也》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孔子以高山仰止的盛赞法排除了成“圣”的可能,而以“仁”作为最高人生理想,从而也把个体的企达仁境作为现实人生的最高价值。孔子既以仁的实现作为人生终极目的之所在,那么,如何得仁,通过何种途径达至仁境就构成了孔子价值观的基本问题。我认为,孔子对个体实现人生理想,获得人生价值设计了两条途径,一是所谓为学,二是所谓为仕。《子张》中“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话虽然并非出自孔子之口,但却恰切地道出了孔子对个体人生的价值设计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4.
先秦文献,尤其是"三礼"中保留了大量的"坟墓"义词语.这些词语不仅体现了当时的语言发展面貌,而且反映了先秦时期的丧葬礼俗及人们对死亡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坟墓"义词语进行考察,并运用义素分析法分析其中单音节词的词义引申发展演变,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清代小说《风月梦》是一部以描写扬州妓女生活为主的小说。鲜明的地域色彩使其语言也富有扬州风味。丰富的方言词语不仅有助于人物的塑造,成为小说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且也为今人了解甚或研究清代扬州方言及其流变提供了有益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中情所国际联机检索系统终端服务使用情况及全国国际联机终端省级用户使用率较高的辽宁所课题、用户单位分布情况的分析,找出了影响用户利用国际联机检索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从而对如何开发国际联机检索潜在信息用户市场,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截止目前,关于中国最古老歌谣《诗经》的研究成果可谓“夥颐”,但对《诗经》意象的研究分析似还不多,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意象作为一个美学概念,早在刘勰的《文心雕龙》里就被明确提出来了。《神思篇》说:“是以陶钧文思,……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闚意象而运斤。此  相似文献   
8.
《论语·颜渊·子张问崇德辨惑》引《诗·小雅·我行其野》之“成不以富,亦祗以异”句,古今训诂难以服人,本文进行全新的诠释探索,并对诗是弃妇之吟还是弃夫之吟,是否刺宣王及《论语》之引是否错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道家开山老子是一个“天人合一”论的倡导者 ,他的思想中兼有“事天”和“治人”两个方面 ;“天”是他的参照系 ,“人”是他的落脚点。抬高天道的价值和强调人间的心术在老子的思想构架中获得了完满的搭配  相似文献   
10.
“贯通”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理念之一,系统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功能任务、运行机制和育人效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既是“贯通”理念的具体呈现,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一种目标要求。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的理论依据,深刻理解其现实矛盾,明确实践路径,对于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