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信息传播   14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获得全国第12届好新闻二等奖的《制止国有资产无偿量化给个人》(以下简称“无偿”篇)一文,作者是新华社国内部记者贺劲松同志以新华社评论员名义发表的(见《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8月29日一版)。这篇1200字的评论,写得铿锵有力,观点鲜明、评论公正、以理服人,发挥了很好的舆论监督的作用。全文共分6段,衔接紧凑,论述一层深似一层。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呢?首先,开门点题,指明要害。评论一开头就紧紧切题,单刀直入地把反面论点拎了出来:一些企业把  相似文献   
3.
要把稿件写得充实,关键得有丰富的材料,而丰富的材料来自哪里呢?这就要记者、通讯员到发生新闻的单位、地方去了解,有计划地去进行材料的搜集,这就是采访。“先搜集材料,越多越好。”(老舍语)日本一位著名的记者这样说过:“要写一百行的报道,就要积累两千行素材。如果用一百行素材写一百行报道,就会失之肤浅。想写出深刻的报道,必须用两千行素材垫底。”(辰浓和男:《用脚去寻找》)采访技巧,是新闻采访经验的结晶,是记者智慧地获取新闻材料的一门学问。新闻界的行话说:“七分跑(采),三分写。”采访是新闻报道的第一道工…  相似文献   
4.
人物通讯是十分重要的写作形式,把人物写好了,能够起到非常感人的效果,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因此,我们的报刊始终重视宣传先进人物,注意采写好、报道好先进人物的人物通讯,记者、通讯员要把宣传好先进人物、写好先进人物,作为自己的光荣职责,这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工作。(一)以往对写好人物通讯,新闻院校的教授曾经强调要写出人物的三个矛盾,即人物与自然的矛盾、特定人物之间的矛盾、人物自身思想上的矛盾。那么,在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今天,笔者认为人物通讯写作有了新的要求,这就是要选好典型。新时期的人物要…  相似文献   
5.
《工人日报》6月3日头版头条用醒目的粗体标题,登载了新华社记者张严平、刘大江、张丽娜合写的通讯:《献给汶川:明天,太阳照常升起》。这是一篇描述普通劳动者在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中英勇不屈、舍己为人、感染力极强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女报>2008年1月16日,在题为<善意有时也会伤着孩子>一文中写道:"在学习上下工夫请家教,孰不知,这很可能是情绪反应的结果." <检查日报>2008年1月10日,在<气定则心定>的文章中说:"孰不知,搞建筑工程,是要有资格证,许可证及相关手续的." <华声报>2008年1月8日在<误食毒蘑菇南非两华人严重中毒抢救无效死亡>的报道写道:"孰不知,他们当天采集的野蘑菇毒性非常强……"  相似文献   
7.
有的通讯员问我:怎样才能做到深入采访?采访需要把握哪些重点和要领?我根据自己的体验作以下回答:要把稿件写得充实、生动,关键得有丰富的材料,而丰富的材料哪里来呢?这就要通讯员到发生新闻的单位、地方去了解,有计划、有目标地去进行材料的收集,这就是采访。“先搜集材料,越多越好。”(作家老舍语)。日本一位著名的记者也说过:“要写一百行的报道,就要积  相似文献   
8.
秦殿杰 《新闻三昧》2006,(12):52-52
读一篇好的通讯不仅吸引你一段一段地看下去,而且过后能不忘记,令你时不时地回味那些感人的情节。《检察日报》2006年5月12日第12版刊载的通讯《香炉里的秘密》就是这样一篇好稿。它是山东省临朐县检察院检察官冯恩国用第一人称讲述的生动故事。这篇1300字的通讯主要特点是人物刻画得形象逼真,在细节的描绘中凸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表露出的神情,生动地显示了通讯的主题。首先是写“我”的心情。作者本人随检察院科长老张去犯罪嫌疑人家中搜取物证。在路上,“我”对这次任务充满了信心:付某(受贿者的妻子)是一名农村妇女,丈夫(宋某)都被刑拘…  相似文献   
9.
秦殿杰 《今传媒》2006,(12):41-42
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大变革过程中,一些干部、甚至高官在市场经济、金钱、权力、女色面前,经不起引诱,而被糖衣裹着的炮弹击倒。因而,必须加大反腐败的力度,挽救和教育干部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随着反腐败斗争越来越深入,如何写好腐败分子亦即反面人物的通讯和新闻报道,是媒体的记者、编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新课题。笔者经常阅读《检察日报》上的各式各样反贪新闻作品。报纸登载的那些贪婪成性、腐化堕落的反面人物通讯,写得情节曲折,很有故事性,让读者受到很深的教益。但是,目前不少反面人物通讯的写作不够理想,一是写犯罪过程多…  相似文献   
10.
朋友:你见过官场“两面人“吗?如果了解不多,那么请读一读《检察日报》12月1日第七版刊登的通讯《官场“两面人“:跳舞就花了数十万》吧.通讯用了3个小标题:“第一次受贿终身难忘“、“权钱交易是‘买卖双赢‘“、“用‘福利‘堵住群众的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