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我的外公外婆都是崇明人,爸爸是撑船的,妈妈是小脚,在家织布.我是老大,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小我3岁,一个小我9岁),还有一个童养媳.当时家里还可以,我读过两年书.小时候崇明还是属于江苏,上海在我们这些乡下人眼里,可是繁华的大都市.我8岁来上海,当时外公外婆和舅舅一家在引翔港的周家湾靠种田生活.我住在舅舅家,也帮着种田.当时住在附近的有本地人,也有崇明人.  相似文献   
2.
1949年5月27日是上海解放日,上海近代城市化的百年进程从这一天转入一个新天地。不出十年,在沪的工业企业也经受了转变身份的洗礼。其间,荣毅仁恰似一位迎着时代大潮而上的冲浪者,起落得当、一往无前。他于1950年春,在上海接任近代华商最大棉纺织家族企业(申新棉纺织公司)总经理,数年后,他又当选上海市政府副市长,这段不寻常经历中自然少不了些耐人寻味的往事。  相似文献   
3.
从诸多侧面寻觅、审视20世纪上海社会的演变轨迹,已成为近十年来引起上海文化界、史学界格外关注的热点。一个城市短短百年的往事能引起当代人如此广泛持久的兴趣,这在国内似乎是独一无二的,在国外也属罕见。人们对这段即将逝去的上海百年史情有独钟,反映了对它未来的关注和临近选择的思考。20世纪的上海作为国际都会的新成员,它的崛起有哪些特点?它给中国留下什么遗产?它在国际都会系列中的定位如何?思考、理解这些问题也许需要经历比这段历史本身更长久的时间,但为此提供最初的基石,却理应成为当代上海史学界的责任之一。上海崛起于一块古…  相似文献   
4.
正1968年秋,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以下简称三十一棉)接收了一批由市政府统一分配进厂的中学毕业生共760人。他们是1966、1967届初中或高中毕业生,年龄在18~20岁。大批中学生进厂后,给职工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1979年参照下乡返沪知青可以顶替进父母单位就业的政策,由上海市纺织局统一安排,下乡返城知青顶替工共979人加入三十一棉的职工行列。于是,这些中学生青工和下乡知青顶替工就成为1960年代后期至1980年代初期三十一棉青工队伍的两支主力。从中学生到纱厂青工,他们的职场经历可以概括为闯七关。  相似文献   
5.
1850-1860年代中期因江南战事引发的人口流动,曾戏剧性地促成上海租界华洋杂居格局的形成,不出十年,租界已是名震江南的繁华胜地.隐藏在晚清上海租界繁华背后的动因在于.以华人为主体的租界居民娱乐需求的滋长,而租界最初的公共娱乐区则是提供华人日常娱乐消费不可多得的市场.本文拟以晚清租界最初的公共娱乐区为考察对象,就其出现的社会环境条件、娱乐消费特色及文化影响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6.
"公共档案馆"的身影在当代社会已不罕见,它们在一些国家还加入都市公共文化景观的行列.这些现象既非一现的昙花,也不是源于少数人的突发奇想,反而更像是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现象,与现代都市发展亦步同趋.要了解这一趋势的由来不妨简要回顾一下近代以来档案馆和档案管理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7.
外滩位于英租界东端的黄浦江西岸,是近代上海港的正门.1 843年11月8日英驻沪领事巴富尔抵沪,在县城租屋落脚未及一周,就以告示的形式,划定了有关上海港的港界及洋船停泊区:港界的范围自县城起,沿黄浦江而下直到吴淞口宝山嘴之间的江面;外滩则属该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