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自己的作品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看起来是理所当然而又容易做到的事。但事实上并不这么简单。署名纠纷,古今中外皆有。近几年,我国大陆也日益多了起来。不仅有私下争议,有些还“法庭相见”。这些纠纷是怎么引起的?如何看待?解决的办法是什么? 据我收集的资料,署名纠纷有以下几类: 冒名投稿也就是说,明明是自己写的文章,发表时却不署自己的名字,而署上别人的名字,况且没有人逼迫他,完全出于自愿。这种反常的现象该怎么解释呢?冒名的背后隐藏着什么企图呢?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1640年出版了他的长篇小  相似文献   
2.
我看到的采访学专著,都是讲记者采访时应如何如何。专门讲通讯员如何采访的著作,几乎没有。当然,采访学的基本原则,对记者和通讯员都是适用的;但记者和通讯员在采访中面临的问题,却是有很多区别的。换句话说,如果一个通讯员按记者的方式去采访,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例如,一个记者到某厂采访,这个厂的负责人一定会抽空接待他,而如果是这个厂的通讯员,那情形就大不相同了。所以,探讨一下通讯员采访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1983年第8期《人民文学》,发表了李钊的报告文学《巴山夜话——雪山深谷访罗中立》。不久,文中主人公、画家罗中立写信给《人民文学》,批评李钊的报告文学中带有编造成分,不少地方失实,并一一具体列出。罗中立还分析了文章失实的一些原因:作者未核实,也未让他看原稿,写作态度极不严肃。《人民文  相似文献   
4.
记者采访,一般是受欢迎的。但无庸讳言,也有受“冷遇”的时候,即使一些名记者也难以避免。原因何在?应该如何处置呢?情况是多种多样的,现在只谈三种:  相似文献   
5.
好与快     
一年一度的好新闻评选工作又开始了。回过头去,总结一下往年评选工作的得失,不无益处。1982年“好新闻》一书,选登了17篇全国“受奖消息”。正如编者所说,这些作品。范围的广泛性,题材的多样化,表现手法的创新都有新的进展。”但我感到,美中不足之处,是多数消息不  相似文献   
6.
这两年,不少报纸在一版开辟了《快讯》专栏,很值得称道。《快讯》专栏的新闻,以迅速及时、短小精悍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但也有“快讯”不快的现象。如2月8日辽宁日报的《辽宁快讯》专栏,共发5条新闻,除一条发生在2月6日外,其余4条均为2月5日发生的事,而且其中两条还是在沈阳。2月18日南方日报的《岭南快讯》里,排在头条的新闻是《我  相似文献   
7.
下面是关于抚顺《故事报》的两条消息: 10月26日,一家报纸载文说道:“当前,许多报刊发行量下降,而专以刊载古今中外故事为主的故事报刊的发行量却频频上升。如……辽宁(抚顺)的《故事报》虽然完全依靠零售,创刊一半多来,也已发行260万份。”时隔4天,10月30日有报纸报道:“抚顺《故事报》传播低级庸俗故事,造成严重精神污染……、对比强烈,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8.
有些报纸的会议消息,为什么至今少不下来,短不下来?其原因之一是:“盛情难却”。记者案头的“请柬”(及类似请柬的电话、口信)总是接连不断,热情邀请,情真意切。记者觉得"盛情难却",去了。主人见记者光览,总是倍加关照,设"宴",赠纪念  相似文献   
9.
爆破专家荣际凯●徐州日报胡存英80年代初,当改革开放的大潮冲开高等学府的大门时,中国矿业大学便跳出一位勇敢的弄潮儿,这便是荣际凯。这是一位带有浓厚传奇色彩的人物。参加工作之前,他在学校读书的时间,小学、速中、大学,加起来也不过六年半。各种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0.
经常看到一些报刊文章和标题里写有:“待业青年”一词。如中国青年报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中,头一句便是“我们是黑龙江萝北县酱菜店的20名待业青年”。我认为,“待业青年”四个字,用在这些地方是不妥当的。青年人没有职业,没有工作的时候,可称待业青年。一旦有了工作,不论是在国营、集体单位,还是自谋职业,都算就业,就不能再称待业青年了。目前,我国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