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这样一种说法:“线索好,稿件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应怎样挑选好的线索?我从实践中体会到:选择线索要两看: 一要看全国。抓到线索后,要进行认真分析:如果这条线索在本村、本乡是件新鲜事,那么在本县市、本省是不是新鲜事?还要登更高点,看看在全国范围内算不算新鲜事?报刊电台是否有过报道?1986年春天,我参加了乡里的“个体户表彰会”,得到了50多条线  相似文献   
2.
我当通讯员六年了。常听到有的编辑和农村听众朋友称赞我写的稿件“农村味浓”、“农民语言运用得生动、形象、幽默、亲切”。为什么能得到这种好的效果呢?我的体会是:在发稿前,先念给农民听听,让他们“品品味  相似文献   
3.
有些通讯员为了多刊登稿件,只顾拼命向报刊多发稿,不注意稿件质量,说什么:“用不用往上送。稿子一多,碰巧就会被选上一篇。”我认为,这种想法不够妥当。这点,我是有亲身体会的。几年前,我初学写稿时,也是想以多取胜。碰到件好事,不管三七二十一,写了就往报社投寄。心里想:我的这种发稿积极性,也会感动“上帝”的。有  相似文献   
4.
标题要引人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先后写过150余篇稿,有140多篇先后被报刊电台采用了。如果问采用率高的原因,我认为:除事件本身新鲜外,稿件题目帮了大忙。 1985年秋收的一天下午,有位村民带着两个儿童去打场。傍晚,忽然下了雨,她只顾垛草、抢粮,结果把孩子忘了。夜幕降临的时候,她到处寻找孩子,后来在草垛里把孩子扒出来了。原来,孩子在草堆上睡着后被埋进了草垛。当时,我认为,  相似文献   
5.
我担任乡里的通讯员,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两年来,我先后在市以上报刊、电台发表了七百余篇稿件。其中省级有二百七十五篇,中央级三十一篇。而且有五篇稿件被中国广播出版社出版的《社会新闻集锦》一书选编,二篇被选入通讯员业务指导刊物,三篇分别获省优秀广播稿一、二等奖,一  相似文献   
6.
我担任通讯员两年多来,先后在省以上报刊、电台发表了270余篇文章;有5篇编入中国广播出版社出版的《社会新闻集锦》一书;2篇获省优秀广播稿一等奖;1篇获全国优秀广播稿二等奖。一些素不相识的农村通讯员写信给我,问:“你的天地只有一个乡,为啥抓了那么多新闻?”说  相似文献   
7.
选择报道角度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稿件命中率。几年来,笔者曾对此问题作过一些探讨。其体会是,“以小见大”,即尽可能选择具体的富有个性的一个或几个“小镜头”表现主题,以求“窥一斑而见全豹”,好处是:容易写得“新”、写得“深”。党的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象火山一样爆发了。不少通讯员在反映这一现象时,都是通过描写劳动场面,采用什么队长不象以前那样吆喝干活了;过去出工怎样怎样。现在如何如何,“上至八十三,下至手中牵”等等。我在反映这一现象时,选取了《“吃饱扯”勾  相似文献   
8.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先后写过150多篇“社会新闻”,有140多篇被报刊、电台采用了。如果问其采用率高的原因,我认为:除事件本身生动、新鲜外,夺人耳目的标题帮了大忙。诸如:1985年秋收的一天下午,我乡城里村有位妇  相似文献   
9.
我的《酒店告示》一稿被评为1986年度全省优秀广播稿一等奖后,不少通讯员朋友给我来信,让我谈谈这篇稿件的采访体会。为了相互交流经验,我谈谈这篇稿件的采写经过。去年二月的一天,乡里召开“信得过个体户表彰会”。会议给了我厚厚一叠先进事迹材料,有救人救火的,有拾金不昧的,有助人为乐的,有文明经商的等等。面对众多的线索,我进行了冷静的思考:一般性的救人救火、拾金不昧之类的稿件,新闻单位报道较多,很难被采用。经过分析,我选取了“酒店告示”这条线索。  相似文献   
10.
前几天,一位退休老教师向我谈及这样一件事:在他退休之后,某干部三番五次带着子女打骂他。他拖着病体到处诉说,有关部门只是“踢皮球”。无奈,他只好投书报社,可报社也迟迟未给他回音。他一次又一次地奔走于有关部门,打人者终于在今年元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谁知,事件平息之后两个多月,他过去投书给报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