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4篇
  2007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计划经济时代,期刊的产品经济只涉及发行和广告,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市场化的媒体开始探索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会议经济、会议产品经营很自然地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2.
副刊在我国报刊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近现代报纸副刊较早的如中国日报的《鼓吹录》、时敏报的《醒狮》等。这些副刊的内容多为连载小说,间以文人随笔、市井轶事等,满足的是市民口味,属于一种消闲性读物。因而格调是通俗的,部分还可加以“庸俗”之名。即便如此,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吻合,大多数报纸副刊作为新闻版的补充,其在读者中有着广阔的市场,副刊成为报纸扩大销路的重要筹码。旧中国的统治阶级实行新闻钳制政策,具有进步  相似文献   
3.
1932年1月27日,一位身材颀长、面庞削瘦的美国青年,从上海港步入了这座战争阴影笼罩下的花花都市。第二天早晨,隆隆的炮声惊醒了这位寻找战争的美联社记者。这位美国记者名叫阿奇博尔德·特罗扬·斯蒂尔,1903年生于加拿大多伦多,12岁时随全家迁到美国西部。斯蒂尔家境贫寒,中小学成绩突出,1924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后,进入爱达荷州一家报社做记者。那个时代的美国青年充满幻想,喜欢冒险,作为一名记者斯蒂尔认为只有冲突激烈的地方才会出大新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斯蒂尔开始注目远东,不久,他受聘于美联社,远渡重洋来到上海。在一·二八抗战的日子里,斯蒂尔下战壕、上街垒,出入枪林弹雨,给美联社发回多篇战地报道,他还  相似文献   
4.
1992年10月26日,“亚太地区报刊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开幕。来自中、美、英、法、德、澳、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和台湾、香港等地区的近200名代表出席。本届大会主席周光召在会上首先作题为《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的开幕词。他说:“这项会议的宗旨是讨论报刊在促进亚太地区的科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