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9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教育   14212篇
科学研究   565篇
各国文化   173篇
体育   455篇
综合类   609篇
文化理论   176篇
信息传播   1869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53篇
  2022年   313篇
  2021年   312篇
  2020年   296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435篇
  2015年   914篇
  2014年   2020篇
  2013年   963篇
  2012年   1086篇
  2011年   1339篇
  2010年   1360篇
  2009年   1227篇
  2008年   1237篇
  2007年   1235篇
  2006年   1294篇
  2005年   809篇
  2004年   664篇
  2003年   395篇
  2002年   372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奋斗     
奋斗是火,点燃熄灭的灯;奋斗是灯,照亮夜行的路;奋斗是路,引你走向黎明。奋斗是一种发奋图强的力量,像炼金的岩浆,滚烫滚烫,让我们重拾乘风破浪的豪情与勇气,不屈地与命运抗争。唯有奋斗,方能铸就灿烂与辉煌的未来。奋斗,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身陷囹圄的司马迁受尽侮辱,然而他并没有被苦难击垮,而是秉笔直书,不溢美,不隐恶,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相似文献   
2.
咸丰、同治年间,郑献甫遭遇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迫在"两广"地区躲避战乱。他的诗文记录了乱世百姓的悲惨遭遇和社会的千疮百孔,对自己"流亡"的人生经历呈现出"不幸"和"幸运"的双重情感认知。从历史事件和文学创作的关系考察郑献甫的诗歌创作,可以发现乱世不仅使他的文学创作、个体情感发生变化,而且使他的诗歌风格由闲雅向"志士之诗"转变。郑献甫长达十年的避乱生活对"两广"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融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小练笔是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让小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信心也是小学语言课标的要求。教师应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捕捉写作讯息、创设活动,整合现有资源,学会耐心倾听,有意识地引发学生产生写作的期待和倾诉的欲望,让小练笔成为孩子轻松的心灵之约。  相似文献   
4.
在"经世致用","中体西用"观的理论指导下,郑观应极力要求培养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的实学人才,阐发了设学堂、废科举、授西学、重考核的培养实学人才的途径.他把政治改良与开通民智、人才兴盛联结起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人才理论.  相似文献   
5.
《大公报》是解放前一张很有影响的民办报纸,本文着重介绍了创办人英敛之的生平及初创时期的大公报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对《参考消息》的体育视角进行了分析,并就《参考消息》对大众体育认知的导向进行了探讨。结论是:《参考消息》的体育视角包括“关注体育中的文化现象、社会问题以及体育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关注体育人物的不屈精神”;“关注普通大众的体育活动”。《参考消息》对大众体育认知的导向:关注体育的文化性和社会性;挖掘体育的内在精神;理解体育的多元价值。  相似文献   
7.
谢灵运的《拟邺中》以建安时代邺下诗人为模拟对象,成功地模拟了曹丕记忆中“欢愉之极”的生活。但是,在拟诗中的诸子放弃了各自的理想,安于享乐生活,且忽略了曹氏父子与邺下文士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这并不完全符合史实。邺下之游是存在于曹丕脑海中的完美记忆,而谢灵运却将它扩大为一个时代一个精英群体的集体性完美记忆。  相似文献   
8.
9.
10.
王虎森 《学语文》2002,(1):13-13
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第一课第二篇短文是《热爱生命》,作者为法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散文家蒙田。短文第二段要求背诵,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下面这几句话: 不过,我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为生之艰辛与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