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641篇
  免费   695篇
  国内免费   1182篇
教育   194337篇
科学研究   15528篇
各国文化   1269篇
体育   10310篇
综合类   5604篇
文化理论   1660篇
信息传播   29810篇
  2024年   1744篇
  2023年   7050篇
  2022年   4326篇
  2021年   3199篇
  2020年   4088篇
  2019年   4305篇
  2018年   2110篇
  2017年   3739篇
  2016年   4288篇
  2015年   6096篇
  2014年   15836篇
  2013年   11707篇
  2012年   13608篇
  2011年   17915篇
  2010年   18305篇
  2009年   18013篇
  2008年   18190篇
  2007年   16144篇
  2006年   16914篇
  2005年   15901篇
  2004年   14879篇
  2003年   13685篇
  2002年   9128篇
  2001年   7255篇
  2000年   4725篇
  1999年   1244篇
  1998年   890篇
  1997年   704篇
  1996年   544篇
  1995年   475篇
  1994年   408篇
  1993年   249篇
  1992年   294篇
  1991年   214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华雪珍 《江苏教育》2023,(41):93-94
“双减”实则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跨越。项目导学视角下的“减负增效”实践探索,坚持儿童立场,指向整体育人、实践育人,推进国家课程创新实施,激发“双减”活力,将“减量”与“增质”融入学校课程实施、教学变革、作业增值等层面的探索中,融入学生充实灵动的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2.
习题不仅是小学数学教材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且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资源,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双减”背景下科学地开发与利用习题,促使学生深度学习,提升教学效果.文章对此展开探究,联系“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习题教学新变化,在“用好教材习题,融入课外元素”视角下,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提出了“活用课后习题”“创设现实情境”“凝练核心素养”“转变学生角色”“尊重学生差异”等多条策略,希望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通过改变制样工艺条件在SiO2/Si基片上沉积MoS2薄膜,以形成异质薄膜器件,并对其微观结构、形貌特征和NH3探测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MoS2/SiO2/Si异质薄膜器件表现出了明显的NH3响应性能,并且器件的响应与薄膜厚度和沉积温度存在关联,最高可达230%,远超过单一薄膜。同时,器件的响应速度较快,响应/恢复时间为7.4 s/24.8 s。进一步通过构建界面能带结构图,对器件的气敏机理作了深入阐释。  相似文献   
4.
5.
新时期下,高校"三困"学生群体在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中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问题,尤其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关心爱护和精准帮扶。通过科学设计、系统开设面向"三困"学生的精准帮扶课程,提供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发展资源,让学生在提升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同时,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教具学具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教师利用教具学具进行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符合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认知特点与规律.教师要充分认识教具学具制作与应用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的教学效益,本着省时省力、适时适度、与多媒体整合以及创新的原则制作与使用教具学具.文章重点介绍通过教具学具教学法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鼓励学生进行教具学具的制作与应用,在具体法中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和易以学教学观,以内外因方法论为哲学基础,在论述自主学习、他主学习、动机转化、合力学习等机理的同时,建议采取限教让学、合力学习、时空拓展、引学方式等策略,注重教与学的平衡与融合,从而把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吴媚 《江苏教育》2023,(44):80-8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笔者认为,学生要做到加深理解,必须通过熟读,读透语言,体味具象,洞察意蕴。传统“朱子读书法”囊括了计划、熟读、思考、力行的整个阅读过程。其中,熟读是指细读、精读、逐字逐句读。小学生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自控力弱,相同文本的“反复朗读”往往有口无心,阅读教学亦忌机械重复。因此,教师要在传统熟读法的基础上,取其精髓,探索适合儿童心智特点与思维水平的熟读策略。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