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农村教育"结构——功能"特点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农村教育的结构要素本身存在着不平衡性,农村“职教”、“成教”较为弱小幼稚,而基础教育则是“一枝独秀”;区域农村教育的三要素之间存在着封闭性,具体表现为横向结构联通的封闭性和纵向序列承接的间断性。传统区域农村教育的功能定位具有国家一统性与现实游离性的特点,农村教育正面临传统功能定位的历史延续性与应然定位机制的远未成熟性的严峻现实。  相似文献   
2.
二十大报告中所强调的“一统三融”成为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命题,这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指明了发展方向。基于“一统三融”的时代背景,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过程中要转换新思路,始终沿着以生为本、协同服务以及产教科一体的道路不断发展,面对“一统”的顶层设计需要冲破传统惯性、产教融合的央地统筹制度有待完善、职普融通的落地制度体系缺乏耦合、产科教一体的动力机制和长效机制尚未构建四个新挑战,从央地统筹的国家制度框架、资源供给制度、就业市场与薪酬制度、产教科融合与精准预测制度等方面寻找突破口,为加快“一统三融”的发展提出具有落地性、实施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向处理《战国策》合纵、连横章节时,呈现出剪裁重组、故意捏合、暗藏褒贬等特点,这体现了他强烈的一统思想.而这种思想和刘向的出身、学养、性格以及所处的时局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正太子丹因"见陵之耻"而耿耿于怀,发誓行刺秦王,一洗耻辱;荆轲则是此次刺秦行动的主角。按理说,既然太子丹与荆轲目标完全一致,就应该同心同德。但事实却如周殿芳所说的,"荆轲与太子丹的关系似乎并没有惺惺相惜的恩情,相反却有些不融洽",这就注定了荆轲与太子丹两人之间的冲突。太史公正是在矛盾冲  相似文献   
5.
作为先秦儒家最后一位代表,面对混乱的社会现实,荀子以秩序重建为目的,主张以儒家的“礼义之统”为准则,对百家进行思想控制.通过思想控制实现思想一统,对结束战国末期的分裂,重建大一统的秩序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在以“互联网+”为载体、信息化为手段、个人为主体的自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中主导地位的建立不应该是通过荀子所倡导的压制其他思想表达的消极性措施,而应该是增强自身魅力,开拓传播新途径,多元化传播形式的建设性举措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两汉“君主”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思想家与史学家,对君主有系统而深入的认识。两汉学人在先秦诸子思想的基础上,从君主的内涵、称号、治道等方面,明确论证一统尊君与君国一体的国家观,对君主的本质及其作用进行思考,呈现出君主集权的意义,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君主论特点。  相似文献   
7.
《九歌》是屈原作品里的一束奇葩,而其中的《国殇》是最质实的一篇。但明清以来,学者对之聚讼纷纭。本文试图把《国殇》放在《九歌》的创作背景之下,分析《国殇》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基础,及其作士气、张国威的目的,以此窥见屈原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华阳国志》作为一部地志著作,以严谨的体例,简洁明晰的叙事方法,详细系统地记述了巴蜀地区的地理、历史和人物,不仅反映了巴蜀文化的鲜明特色,更反映了作者卓越的历史见解、华夏一统的文化意识和高尚的人本主义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受到后世学者的普遍赞扬。  相似文献   
9.
<正>问:期末考试时,三年级试卷里有一题"请写出表现李广将军神勇无比的诗句"。评卷给出的正确答案是"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很多学生也是写的这句诗。这是根据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文包诗课文《李广射虎》的内容设计出题的。请问,  相似文献   
10.
对吴蕴瑞与袁敦礼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前提出的"心身一统体育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内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与"全脑体育教育思想"做一比较研究,探索现代体育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