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9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回顾天津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指明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在落实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以能力为本位,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以技能为中心,加强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郑闰同志《沈光文与晚明浙东易学》一文称《栎社沈氏宗谱》记述了沈光文与沈一贯的世裔关系,这是与事实严重相违的。其所列一贯→泰泳→延履→光文之世系,也似缺乏根据。沈光文、沈一贯与栎社沈氏同宗,至于沈光文是否栎社人,其祖辈世系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3.
4.
孔子是中华民族的圣人,是我们的至圣先师,他的一贯之道不但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同时也是维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促进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社会生态观。孔子的"一贯之道"包括孝敬诚信、忠恕、中庸、因革损益等"人道"内涵,是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生态观。对"一贯之道"进行社会生态分析,有助于维护社会生态平衡、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一直都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核心。中国台湾地区课程体系在沿袭大陆课程体系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教育实际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进行了多次颇具特色的改革。文章主要以台湾地区最近一次的九年一贯课程改革为对象,对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大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台湾九年一贯课程之体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年一贯课程是台湾教育改革的主轴。与台湾以往的课程设计相比,九年一贯课程的设计具有学校本位、能力本位、课程统整、弹性课程、课程松绑和动态生成等特点。但是在操作层面,九年一贯课程也遇到了很多的实际问题,如仓促实施、适应困难,课程松绑越松越紧,弹性课程流于形式,能力指标抽象笼统等。这些课程改革的经验为大陆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刘建萍 《考试周刊》2007,(43):138-139
我国高校大规模地扩招,从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但同时也带来了学生生源质量下降的问题,这在高职院校显得尤为明显。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少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心,不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合作意识淡泊。因此,做好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管理,必须从实现教育功能出发,立足于"五年高职"学生和五年制高职体制的特点,突出"五年一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突出创业教育,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探索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推进五年高职事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概述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并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对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台湾《九年一贯教育课程总纲纲要》作了比较;强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性、发展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16年一贯教育,即P-16教育,是最近几年在美国“流行”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正在实施的一种教育模式。它强调学生在校16年学习生涯中学习的连续性,寻求通过不同学段教育之间的合作和整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从而改善和提高全关的教育质量。文章在对P-16教育在美国兴起的原因,P-16教育的目标、标准及运作特点,P-16教育的成效及面临的挑战等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P-16教育作出了评价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王船山“以德治国”思想,在吸取前人优秀理论成果和批判宋明理学禁欲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德治与法治要本末相依、主辅结合而不能相割裂,德教要遵循“性教一贯”的原则和“循情”、“顺性”的方法而不能空洞说教,德教的重点要放在培养官德上,要使官吏能从内正心明志而不受“物之浊”。这些极富创见性的见解,对我们深刻理解江泽民“以德治国”方略有一定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