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真宗在位时,传说皇宫曾遭到一次大火,一夜之间,繁华壮丽的宫室楼台殿阁亭榭变成了一片废墟。  相似文献   
2.
引证法是在议论中引用公理、名言警句、经典著作、历史文献、谚语、成语、俗语、传说、古今诗文等作为论据,以此证明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引"得"滥"而不精、不准,"引"而不"析"、不"证",使议论文变成"观点加引语",这是中学生运用引证法的常见失误。作为理论论证的重要方法,怎样发挥引证法权威性和说服力强的优势呢?《真话的"敢说"与"乐听"》一文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3.
真话的“敢说”与“乐听” 据载。宋真宗有一天与大臣一起钓鱼,好长时间无鱼上钩.真宗觉得好生扫兴。这时有个叫丁谓的大臣,在一旁看得清楚明白.便上前赋诗道:“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钩迟。”原来是真龙天子把鱼吓跑了。真宗听后,龙颜大悦。不快之情顿消。这个惯于说假话的丁谓后来挤掉寇准升为宰相。  相似文献   
4.
丁谓施工     
中国古代有一个丁谓施工的故事,其中蕴含着运筹学的思想。 传说,宋真宗在位时,皇宫曾起火.一夜之间。大片的宫室楼台殿阁亭榭变成了废墟。为了修复这些宫殿。宋真宗派当时的晋国公丁谓主持修缮工程。当时。要完成这项重大的建筑工程.面临着三个大问题:第一。要把大量的废墟垃圾清理掉:第二,要运来大批木材和石料:第三,要运来大量新土。不论是运走垃圾还是运来建筑材料和新土。都涉及大量的运输问题。如果安排不当。施工现场会杂乱无章。正常的交通和生活秩序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北宋林特茶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林特茶法改革与真宗朝的政治斗争密切相关,是北宋茶法改革演变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为解决茶叶虚估之弊的第一次改革。但林特茶法改革从一开始就被丁谓集团利用,作为聚财手段,为其政治目的服务,是不彻底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一词在学界有赠孙何与赠孙沔两种主要的观点。从孙何与孙沔为官于两浙、杭州的经历来考较,会得出作词时间分别处于柳永年少与年老相差50余年的极端相异的结论。结合孙何在宋初文坛的影响,柳永之兄柳三复对丁谓之干谒,以及王禹偁与柳宜、孙何之关系,基本可以确信柳永此词为赠孙何之作。同时,将柳永、孙何、王禹偁、孙沔诸人一并综合加以思考与辨析,对于古代文学史的考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吓唬之术     
<正>人生变化无常,灾难时有发生,但是请记住:灾难来了别放大,一放大,你就会被灾难击垮;你轻视它,它就如一阵轻风,一吹而过。宋真宗赵恒驾崩,新皇年幼,大权落到了宰相丁谓手中。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压政敌,给所有反对者一个下马威。在丁谓的授意下,使者拿着诏书,手握宝剑,一路快马加鞭,直奔郓(yún)州李迪的住处。到了地方,使者并不马  相似文献   
8.
赵鸣衿 《天中学刊》2014,(1):121-124
“永定陵案”是指宋仁宗年间为真宗修建永定陵,因工程失期从而导致当时的权臣丁谓落马、内侍雷允恭遭诛的重大事件。但是从堪舆理论的角度观察,通过对《地理新书》与相关史料中记载的进行考察,对本案重新讨论,认为两人的失势应当有更深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宋朝有个叫丁谓的人,费尽心机爬上了宰相的宝座。他利用职权,干了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生怕老宰相寇准揭发,于是与太监勾结在一起,在真宗面前大进谗言,极尽污蔑诽谤之能事,硬是把寇准排挤出了京城。老百姓痛恨丁谓.希望朝廷把寇准召回,于是编了一首歌谣:“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钉;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这里“丁”即丁谓。后在流传中发生语讹,“丁”成了“钉”,人们把仇人称为“眼中钉”即源于此。  相似文献   
10.
大中祥符年间,皇宫失火。当时,晋国公丁谓负责重建被烧毁的皇宫建筑,这项工程最大的困难是取土路途遥远。丁谓就命令工匠凿开靠近皇宫的大街挖土。没过几日.大街就都成了巨大的深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