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点校本《明史》问世前出现的万历首辅申时行的传记,至少有十多种。这些传记对申时行或仅记事迹不予评论,或极力歌颂,或予以肯定但行文平和,或褒贬兼有而以褒为主,或虽以褒为主而批评用语亦有一定的分量。而从问世时代分,则明代问世者大体持表扬歌颂态度,清代问世者则多半褒贬相兼且批评用语有一定的分量。这些传记为点校本《明史》底本即殿本《明史》的申时行传,提供了撰写参考。点校本《明史·申时行传》关于申时行籍贯,以及关于其子申用懋任职经历等记载皆有需加考订之处。现存殿本《明史·申时行传》的清朝明史馆拟稿中,有天一阁藏万斯同《明史稿·申时行传》和旧题万斯同编撰《明史·申时行传》,两者多有区别,前者观点相对陈旧,这当反映出前者问世当早于后者,这一状况值得治史学史者给予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2.
万斯同的史学活动中,最受人推崇的当属他参与《明史》纂修。康熙十八年(1679),清廷正式开馆纂修《明史》,万斯同应监修徐元文之请,入京馆于徐氏邸舍,不署衔,不受俸,以布衣身份参与修史,担任实际上的总裁工作。徐元文去馆后,又先后馆于京师江南会馆以及总裁王鸿绪京邸,  相似文献   
3.
万斯同读书     
万斯同是我国清朝时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但他小时候却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不爱读书,不讲礼貌。  相似文献   
4.
黄梨州的史笔洋溢着创新精神、求实精神、批判精神和斐然文采。它具有布局谋篇匠心独运、记人叙事简约传神、纵横议论鞭辟入里三大主要特点,其传人分别为万斯同、全祖望与章学诚。黄梨州之所以能成为清初浙东学派的开山鼻祖,与其史笔的才、学、识兼备,且各有得力传人推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朱端强先生著《万斯同与(明史)修纂纪年》(中华书局2004年6月出版)一书,是一部研究万斯同与《明史》修纂的用功之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
万斯同与《明史》修纂问题是明清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前后研究者甚众,但以往研究论著明显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所用材料遗漏甚多;二是对《明史》修纂的全过程缺乏贯通和综合研究;三是万斯同到底如何修史并未落实。朱瑞强先生近20年来一直致力于万斯同与《明史》修纂的研究,成果丰厚,新近推出的《万斯同与<明史>修纂纪年》(中华书局,2004年6月),更堪称耕耘多年之力作,是一部体例严谨、资料宏富、考证精详、深具传统考据法特点的学术著作,较好地弥补了以往研究中的种种缺憾和不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康熙十二年,以明朝遗民学人自居的万斯同一改从前不与清政府合作的态度,参修了《宁波府志》。本对其思想行为的变化略加考论,指出,史学精神的感召和哲学体认的改变,是万氏走出隐居隐世行为的主要动因。以关注家族和地方“忠义”史为发端,以这次参修地方史志为起点,不仅构成万氏史学的一大特征,而且也是他最终决定进入北京史馆、参加官修《明史》工作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万斯同幼承家学,后师从黄宗羲,精通经学,由经而入史。他以布衣参加修撰《明史》,不署衔,不受俸,前后十九年,成《明史稿》。万斯同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史学事业。我们通过了解他的治学之渊源、学术之特点、对明史之贡献以及个人之品格,不仅能够全面地认识万斯同,而且也有助于我们对清初学术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万斯同一生功力,尽萃《明史》。在康、雍、乾三代帝王的钳制干扰之下,《明史》仍能成为继前四史之后最受推崇之正史,不能不推季野居首功。对于季野之史学,当时人已推崇备至:“天生季野,关系明朝一代之人也。”(黄百家:《万季野先生斯同墓志铭》)现代学者同样推崇季野,著名历史学家、  相似文献   
10.
《明史.礼志》先后经过了三个阶段的纂修,分别完成于万斯同初稿、王鸿绪二稿和张廷玉定稿。其中,万稿虽属草创之作,但有奠基之功。王稿在万稿基础上经多年修改,不仅结构大为改善,而且内容也更加全面和系统,在《明史.礼志》成稿过程中起着转折性的关键作用。定稿虽对王稿结构做了进一步改进,对其个别词语也做了删改,但整体说来,内容基本一仍其旧,故王稿之不足也几乎完全承袭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