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0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三观卖血记》这个书名真是缺少点学味,它开头的一句“许三观是城里丝厂的送茧工,这一天他回到村里去看望他的爷爷”,也让人觉得太白了。但你千万别小看它。朴素和简洁,正是作家从灿烂到平淡的成熟,显示了他洞察世事人生的自信。它不需要装饰,从容的叙述,温和的旋律,简朴的语言蕴含着巨大的象征并使读感到亲切和信赖。像一首悠长而忧伤的民歌,在记忆的河水上吟唱。作为余华迄今的代表作,《许三观卖血记》自1995年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去年它被上海作协和《汇报》、《学报》等单位评为九十年代中国最优秀的十部小说之一(余华的另一部中篇《活着》也入选),还被韩国多家媒体评为“100部必读书”之一。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三观"教育的内涵,内容和具体的实施办法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古至今,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有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如珍珠一般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其实,这些经典文学作品除了能供我们阅读,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之外,还能为我们的写作提供大量典型、实用的素材。试想一下,当一篇作文中处处闪现着文学经典类素材的身影,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广博的阅读积累自然会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作文受到阅卷者的青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吝啬鬼阿巴贡嗜钱如命,极端吝啬是阿巴贡形象的典型特征。他虽然拥有万贯家财,但是一见人伸手,就浑身抽搐,似乎被人挖掉了五脏六腑。为了不花一文钱,他要儿子娶一个有钱的寡妇;为了不用陪嫁,他要女儿嫁给一个年已半百的老头:他自己也打算娶  相似文献   
4.
刘文堂  刘兆铭 《课外阅读》2011,(10):247-247
殖民扩张和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一起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发展和形成的漫长画卷。殖民扩张的过程应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标,即早期殖民扩张,指的是工业革命以前欧洲列强在亚非拉美的侵略扩张活动。当时的殖民国家主要有西、葡、荷、英、法五个国家,其中大多数为封建国家。他们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骗性贸易和贩卖黑奴为主要方式,伴随着种族奴役政策而进行的一种公开、野蛮的强盗行径,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二是以寻找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展开对外资本输出为目标的帝国主义后期阶段,也是最后一阶段,世界几乎被瓜分完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分析大学生现状入手,着重从引导大学生树立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浅谈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许三观卖血记》是作家余华的一部长篇力作。这部作品的语言风格很值得称道。读者在阅读时的确可以感受到音乐旋律的影响,作家的语言像流动的音符、循环的乐章,回环跌宕,上下贯通,一气呵成。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小说语言这种极强的连贯性来源于多种衔接手段的巧妙运用,主要有话题连续、概括词替代、同语复现和排比等。  相似文献   
7.
蒋高平 《新闻前哨》2007,(2):109-109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为政之要在于坚持以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群众观指导实际工作,从政为民,务求实效,严于律己,亲民爱民。[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九区县的高中语文课本大换血:金庸武侠小说《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替掉《陈焕生进城》,海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则替掉《孔雀东南飞》,这套教材的推荐选修课部分还收录了一篇《新鲜的网络语言》。当代作品大量涌现,传统篇目则淡出视野。  相似文献   
9.
俞作志 《成才之路》2023,(19):33-36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优秀文化,对教书育人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融入到德育中,能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融合的过程中,应重视校园德育文化建设,明确教育教学目标,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德育,积极提升教师文化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王德明 《师道》2015,(4):17-18
人生是短暂的,但每个人一生所产生的影响与他的生命长度并不能完全同步。诗云: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想不朽,可他的名字比人死得更快。我深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心想事成的人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在短暂的人生中与美丽风景有约,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都有不曾错过的美景。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可以预设,也可以制定自己的生涯规划,但人生的精彩只能来自于生成。我们从生到死都只是一次性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