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永琴 《收藏》2008,(8):98-101
潘天寿(1897~1971年),浙江省宁海人,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早年曾署名阿寿、懒道人、心阿兰若住持等别号,晚年常署颐者、雷婆头峰寿者。幼年时喜临摹,19岁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得经亨颐、李叔同指导。27岁至上海,任教干上海美专中国画系,讲授中国画及绘画史课程。其作品得益干吴昌硕,深受吴氏赏识与器重。1928年在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任教并在杭州定居,  相似文献   
2.
《磐溪艺苑图》谢海燕(1910-2001年),广东揭阳人,日本东京帝国美术学校毕业。抗战前,任上海关术专科学校教授兼教务长。抗战爆发后,赴后方任教,并与刘海粟相约胜利后重返上海美专,又与张嘉言女士相约胜利后完婚。  相似文献   
3.
肖亦然 《内江科技》2014,35(8):14-16
本文在对民国文献、民国美术文献学术论文进行统计与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其在发表时间、专题研究领域的特点,并进一步对民国美术文献的整理与保护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陈蓓露 《收藏》2012,(20):86-91
朱屺瞻和关良长达50余年的友谊,可谓20世纪中国画坛的一段佳话。2012年9月5日,上海朱屺瞻艺术馆举办了"重逢:朱屺瞻与关良艺术展"。此次展览除朱屺瞻和关良各自佳作外,还包括两位艺术大师的合作作品以及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对于本次展览的具体情况,朱屺瞻艺术馆艺术总监陈九先生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收藏·趋势》:此次展览的特殊意义在哪里?陈九:这次展览是朱屺瞻先生和关良先生在国内的第一次联展,在这个时候展出,有着多方面考虑。首先,朱屺瞻艺术馆一直致力于整合中国民间美术的有效资源,挖掘其在现代艺术空间的可行性。我们从上一世纪的老一辈中国艺术大师的个案中探索这样的轨迹,策划与朱屺瞻老先生同时期的艺术家文献生平展,研究他们在中国水墨创作中如何向当代转型,拓展水墨艺术的空间。朱屺瞻和关良两位老先生有很多  相似文献   
5.
《收藏界》2012,(6):143-145
李可染(1907.3-1989.12),江苏徐州人,原名李永顺,曾用别号三企,画室名"师牛堂"。擅长中国画、美术教育。1920年从师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923年入上海美专。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破格录取为研究生,师从林风眠等教授,研习西画。  相似文献   
6.
滕固校长 滕同(1901—1941年),字若渠,江苏宝山人。上海美专毕业,日本东洋大学文学士,德国柏林大学哲学博十。曾任上海美专、中央大学教授,国民政府行政院参事。著名学者,对宗教、美术、义学、戏剧均有研究和著述。尤擅中国美术史,代表作有《中国美术小史》、《关于院体画和文人向之史的考察》、《唐宋绘画史》等。他以西方现代艺术史的研究方法运川到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中去,被誉为中国现代艺术史学开创者之一。  相似文献   
7.
刘晨 《美育学刊》2020,11(2):F0002-F0002
1934年9月《美术生活》第6期“儿童专号”刊有一幅《小孩之梦》,此为陈抱一1925年3月所作,是其油画代表作之一。旁有所记:“陈抱一氏广东新会人。留学日本六七年。一九一四年入东京美术学校藤岛武二画室凡五年。民十年毕业归国。曾任神州女学美术专科主任,上海专科师范学校西画主任,上海美专及上海各艺术学校教授等职。一九二九年创立‘晞阳美术院’于江湾画室;致力于自己研究之工作甚多。现任世界书局图画编辑。陈氏作画,技巧精熟,思考丰富;色彩与笔触极似法国印象派大家莫丽梭夫人Berthe Morizot。兹图《孩儿之梦》为陈氏十年前之作,一二八大战后获得之遗物,极为陈氏所珍贵云。”  相似文献   
8.
正傅雷(1908~1966),一代翻译巨匠,作家、文学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所有经典作品。数百万字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他多艺兼通,在书法、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高超的艺术鉴赏力。"字宁拙毋巧,宁厚毋薄,保持天真与本色,切忌搔首弄姿,故意取媚。  相似文献   
9.
1940年8月1日,年仅23岁的上海美专毕业生李英举办了黑沙骆洋画作品展。他在回答访客问为什么起这么一个怪诞的笔名时,说:我就是有意……让别人比较容易认识。而在同一天同一座建筑中,邓散木的  相似文献   
10.
在潘玉良习画的那个年代,政府是不允许人们画裸体的,甚至明令禁止用模特教学。 为此,潘玉良常苦于在人体写生上找不着感觉。有一天,她去浴室洗澡,突然眼前一亮:一大群光着身子的女人,就这样成了她眼中的艺术素材,她躲在角落里,偷偷地画着。忽然传来一声尖叫:一个肥胖的女人发现了她。胖女人冲上去就要打,幸好有人在旁劝解说:“这是上海美专的学生”。趁着乱,潘玉良带着画作落荒而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