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教育   57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文的烦恼     
新闻专业毕业的小文在一家科技类杂志当记者,按理说这不失为一份好工作:专业对口,中等偏高收入,最为难得的是,在户口问题成为很多同学求职最大障碍的时候,这份工作还帮小文解决了北京户口。小文也不时地告诉自己,要珍惜这份工作,用自己的十分努力来回报给予自己机会的这个单位。但同时小文又实在是无法克制自己在工作中那种烦躁的心态,她实在是烦透了一天到晚都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看书,从早到晚总是没有时间概念地在外采访和赶稿的日子。小文对新闻专业不感兴趣,从她上大学不久就知道自己报错专业了。高中毕业时的小文是一个非常单纯、对自己…  相似文献   
2.
应聘     
像晓芳这样刚从安徽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要想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到南方的民工子弟学校教书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教育与职业》2008,(16):115
一个国家所培养和拥有的博士的人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甚至代表一个国家科研发展潜力。博士人数的增加是一件值得庆贺、值得喝彩的事。而博士毕业进入政府,去当公务员,若专业对口,人尽其才,自然能够发挥更高的行政效率,实乃百姓之幸,国家之幸。但是,半数以上进人政府,当上公务员,显然有违博士培养的初衷,造成人才的结构性失衡,  相似文献   
4.
《当代职校生》2012,(7):53-53
主动找事做 范天驰是一个帅气的男生,同学们都称他为小驰。小驰说,进入职场的最初感受就是“迷茫”。当很多同学还在沉迷于学生生活的最后时光时.小驰已经开始四处投递简历。很快,他收到了一家市场策划和品牌推广公司的面试通知。专业对口,加上小驰有着良好的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他顺利地通过了面试,开始闯荡职场。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专业化和个性化,这就给职业技术教育在办学中已经面临严峻的挑战,专业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一位职业规划专家曾说过,专业可以成为助力,也可以成为绊脚石,有人会躺在专业知识上睡大觉,有人会舍不得专业的“芝麻”丢了发展的“西瓜”,政治家人会打着专业对口的幌子对工作机会挑三拣四,那么,我们如何选择专业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我觉得我在15到25岁相对比较欠缺的,是更多的就是把时间投入了学业,而且并没有真正地去理解团队合作的这种精神,也没有去交很多朋友,这个我觉得是比较可惜的。所以我对青少年的建议,我会建议每一个学生,除了他自己做的职业规划之外,一定还要去理解我学的知识有什么用,我未来有什么职业的选择,然后最好的学习的方法不是在学校里学,而是在暑期去找一个实践的机会,那么这个实践的机会,如果和自己的专业对口的话,那是最好的了,如果是一个了不起的公司更好,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校招生》2010,(2):60-62
大学生就业时,很多人都无法实现专业对口就业。2009年《社会蓝皮书》公开了一项针对20余万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在实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1.2%的人自主创业,55.1%的人的工作与其所学专业有关,  相似文献   
9.
去年,在某职业学院篮球馆内举办的职校毕业生双选会上,有不少招聘单位收到学生投递的简历之后,问了学生一些关于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发展状况、所需要的人才等问题。当学生只是冲着公司的某个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职位而兴冲冲地去投递简历的时候,没有留意了解企业的文化背景和发展方向。这个看似与公司的招聘没有什么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感谢信     
武秀波 《小读者》2013,(10):61-62
“要学会感谢。”这是兰帕德总结的在加拿大生存的秘笈。 刚来加拿大时,和很多华人一样,兰帕德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无奈之下,跑到大学里拿学位。三十好几的人,靠政府的助学金过日子。还好,在国内曾是英语教师的妻子,在饭店端起了盘子,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