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政党制度的历史和理论,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认为我国历史上曾有过“多党制”,“两党制”的实践和探索,是不对的。民国初年并未实行过什么“多党制”,孙中山也未作过这方面的尝试。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并非“多党制”,两次“国共合作”同西方的“两党制”毫不相干。认为在中国没有生长出“一党制”是错误的。中国政党史上没有出现过“多党制”,却有过国民党的一党制。这些就是中国在政党制度问题上特殊的历史和国情。  相似文献   
2.
第三政党制度:现代两党制的最终确立——共和党与民主党(1854~)19世纪50年代早中期,由于奴隶制问题上升为美国国内的主要矛盾,一场"不可遏止的危机"迫在眉睫。美国政治舞台上经过各派政治力量剧烈的分化组合,终于形成一直延续至今的第三美国政党制度(the Third A-merican Party System),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主要政党轮  相似文献   
3.
总统选举人团制度,是美国独创的选举国家领导人的制度.美国政党的出现,使总统选举人不再具有原始的独立性,而变成了政党的工具;美国实行"总统选举人团"和"赢者通吃"的选举规则,这种选举制度有利于大党而不利于小党,从而产生和维护了两党制,在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大党中,则更有利于共和党.  相似文献   
4.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了诸如财产状况、居住年限、年龄、性别、种族、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等种种有利于资产阶级的规定与限制。资产阶级标榜的民有、民享、民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成了一纸空文。近些年来,迫于各方面压力,资本主义各国对选民资格的限制有些许放宽,但它是以不损害资本主义根本制度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5.
美国政治制度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最为完善的政治制度,两百多年来美国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民主制度功不可没。本文从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制、利益集团机制角度分析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一、制约与平衡机制的现实基础1.启蒙思想和民主价值观的深刻影响始于法国的启蒙运动启迪了人们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标志加拿大政党制度的两党制正式确立,但历经一个世纪的发展,加拿大的两党制受到挑战。加拿大社会中的某些冲突是改变加拿大政党制度的主要原因。这些冲突主要包括语言冲突、地域冲突、阶级冲突和加美关系间的冲突等。  相似文献   
7.
两党制在美国的政治制度中占有特殊地位,其自确立以来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的政治建设进程。但自二战以来.美国两党制出现了一些发展困境,如:两党对民众的号召力开始下降;美国选民的投票力下降,积极性不高;愈来愈多的选民倾向于无党派.对政党的认同逐渐衰微。美国的民众对政治的愈来愈冷漠和我对两党制愈来愈多的不信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政党的衰落。文章在肯定两党制积极意义的基础上.试图从自身内部的缺陷和社会政治环境的外部变化分析造成政党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英国是政党政治和议会政治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较早确定、实行两党制度和最早实行议会选举制度的国家。在英国,这两种制度可以说是"生死相依":两党制是议会制度长期发展的产物;议会选举是两党制运行的具体方式和制度安排,它保证了两党制度的稳定;议会选举制度受两党制的保护,反过来,在两党制受到威胁的时候该选举制度也会面临被变革的命运。2010年英国大选很好地体现了这两项制度之间的这种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9.
西方两党制在中国既没有历史传统,更缺乏现实条件,历史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10.
李娜 《大观周刊》2012,(50):45-46
两党竞选制度是美国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其自由而公工的选举领导人,美国标榜它是世界上最完善、最民主的选举制度,并把其作为判断是否为民主国家的标准。文章通过对美国两党制度的本质意识、两党竞选的金钱支撑的“驴象之争”,进一步指出在当今社会中美国两党制对其民主的利弊与发展所起的关键作用,并由此引伸的与中国的政党制度的比较的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