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9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认识人自己”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永恒主题,在现实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关于人的各种科学的、宗教的、哲学的生命观,其中哲学中以个体主义生命观和群体主义生命观影响力强大,最具有代表性。但是哲学的这两种生命观都经不起科学认识的反思,是哲学形而上思维一元化、极端化的结果。个体生命观犯了消解群体生命的历史性的错误,把人的生命抽象得仅仅剩下本能;群体生命观犯了消解个体生命的现实性的错误,把人的生命当做了自然之物去理解。新生命观的建立,既要看到个体生命体存在的地位和价值,又要看到群体生命体存在的地位和价值,同时还要看到家庭生命体存在的地位和价值,在对个体、家庭、群体三者基于个体的内在同一性理解的基础上,把人类生命文明看做是个体、家庭、群体的三元互动,人类生命文明的同一性、主体性、无限性才一目了然。全面的生命观对我们真实完整地理解和现实全面地建设人类生命文明,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格是文化的产物。文化影响了个体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文章介绍了文化对人格模型及自我的具体影响,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体主义文化有不同的人格模型和自我增强方式,在两种文化下特质理论的意义并不相同。当代心理学主要以西方文化为理论基础,如果我们的目标是理解全人类的行为,就必须首先建立属于各文化的本土心理学。  相似文献   
3.
在跨文化管理中,借助S价值观来深刻思考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要注重人文关怀,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实现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和谐,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统一,实现东方文化与西方精神的完美融合,借此来消除文化差异,避免或减少文化冲突,促进两种不同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文化的概念是西方学者在20世纪70、80年代提出,最近十几年来备受争议.研究表明,这种差异实际上反映的是文化或外部环境要求的差异,而不是人类道德心理普遍的本质倾向.在儒家学说和亚洲价值观中同样有民主、权利等政治思想.对亚洲青少年关于权利和民主决策的推理研究表明,东西方青少年的道德推理并不存在显著文化差异,即使在中国文化内部,青少年的道德推理也不存在城乡差异.这表明,自主、权利和民主的概念来源于人类普遍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学者对伊壁鸠鲁派与斯多葛派伦理学个体主义与普遍主义的研究视角来对西方伦理学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对两派伦理学个体主义与普遍主义的研究折射了西方伦理学如何在最初成为西方哲学独立的分支、又如何在近代逐步形成基础核心的地位,以及在现当代又怎样回到了重新界定自身价值的位置上。伦理学界定自身的过程反映出西方哲学史本身的发展——启蒙运动、现代性问题、对边缘群体以及微观权力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亲属法在民法典定位中的价值取向难题之破解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属法是否成为民法典的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亲属法的价值取向。无论是"回归论"还是"独立论",二者都未能从实质问题即价值取向问题加以破解。亲属法的价值取向在于实现个体幸福与家庭和谐,但这种伦理本质的定位并不会影响其"回归民法"。亲属法应在个体主义上注重个体幸福,以优化对民法典的共性;在整体主义上注重家庭和谐,以实现对民法典的个性。亲属法在价值取向上与民法典实现融通的交汇点就是亲属法的"以个人权利为基础的家庭本位"。  相似文献   
7.
吴诤 《科教文汇》2012,(20):78-79
价值观差异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表现尤为明显。本文从文学影视、生活方式、家庭观念、教育方式、饮食习惯等多个视角分析了中西方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不同表现形式,指出研究价值观差异,尤其是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是促进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是中西两种文化价值现的不同体现.有时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原委是它们对思维方式、语义、面子观、文化禁忌等方面所产生的映射形成的.因此,把它们理解为"技术层面"上的差异,就会感觉到跨文化交际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9.
西方主流经济学在个体主义方法论基础上对人性自私的假设,是中国社会目前普遍存在的价值失范最重要的思想根源。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中国民众在中国经济学家简约主义阐释的误导下,把'方法论'意义上的'个体主义'当成'价值观'意义上的'个人主义',加以接受并实践。经济学家应该深刻反省和检讨自己的思想,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关注...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集体主义一直是我国班级工作的传统建设理念。但是,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大众观念的形成、相对主义价值观的弥漫以及个体主义的张扬等,都在从各个维度和层面上,冲击着这一传统理念,并为此遭遇了一系列的冲击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