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924篇
  免费   750篇
  国内免费   2632篇
教育   135694篇
科学研究   27516篇
各国文化   4705篇
体育   19482篇
综合类   5467篇
文化理论   3843篇
信息传播   57599篇
  2024年   680篇
  2023年   2893篇
  2022年   2028篇
  2021年   2276篇
  2020年   2132篇
  2019年   1910篇
  2018年   1361篇
  2017年   1488篇
  2016年   2565篇
  2015年   5149篇
  2014年   13924篇
  2013年   11658篇
  2012年   15424篇
  2011年   17285篇
  2010年   14302篇
  2009年   15372篇
  2008年   19097篇
  2007年   14077篇
  2006年   14120篇
  2005年   16089篇
  2004年   15033篇
  2003年   14777篇
  2002年   11959篇
  2001年   12276篇
  2000年   8882篇
  1999年   3672篇
  1998年   2719篇
  1997年   2544篇
  1996年   1986篇
  1995年   1505篇
  1994年   1183篇
  1993年   928篇
  1992年   996篇
  1991年   910篇
  1990年   580篇
  1989年   43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政府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国际交流中,译员的功能和作用得到了大大体现,然而,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译员便值得深入探究。在动态对等理论指导下,以进博会英语翻译经历为例,剖析了合格译员应该具备的自我修养,在实践中,逐步升华译员的自我认知和情感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3.
4.
5.
档案术语是档案领域交流的专业语言,准确的档案术语翻译是进行有效国际交流的必备条件.我国现行的档案事业体系是历史发展与社会管理体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相关的档案术语必定带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本文尝试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分别对具有历史文化承载意义的档案术语、现行管理体制密切相关的档案术语以及与历史的和当前的档案工作相关的档案术语的英译提出了策略和方法,以达到促进中外档案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政论话语是指习近平围绕治国理政在公开场合发表的讲话、接受的访谈、撰写文章所用的话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政论话语以其鲜明的话语价值指向、独特的话语组合模式、形象的话语表达实践形成别具一格的"习式话语"风格。本文阐释了习近平政治话语的内涵特色、逻辑成因、时代价值,对于新时代中国官方主流话语创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教研是中国基础教育的独特经验和优良传统,却长期被当作"舶来品",被看作是新中国"全面学习苏联"的结果。通过梳理晚清实行新学制以来的研究史料、查阅民国时期的校史档案,可以发现:教研源于中国本土实践。其先于清末推行新学制时萌芽。在新教育思潮的影响、民国时期教育部门的政策引导以及教育先行者身体力行的推动之下,一批民国时期新学校通过实验研究以适应教学新法,逐渐探索形成了较为体系化、制度性的教研经验。中国教研不是"以俄为师"的结果,而是对中国几千年优秀"师道"文化的传承,是对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教育实践及其存在的现实问题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实现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价值必须观照的逻辑视域。基于实践逻辑,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是多个关键事件的叠加,指向的是教育规律、核心价值在于应用,并在实践性、系统性、应用性、创新性方面体现着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9.
以往学术界多重视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讨论,而在中国现代史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重大却一直未能很好解答,甚至未能得到足够重视的理论问题:“史学与人民的关系”。清末的史学从业者对“史学”的认知分歧不大,但对“人民”的认知分歧较大;民国时期学者对“人民”的认知分歧缩小,但对“史学”的认知趋于多元。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史...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