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935篇
科学研究   69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78篇
综合类   4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6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运动中神经-肌肉疲劳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回顾神经-肌肉疲劳的研究历史,并从生理学角度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枢性疲劳与外周疲劳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在实验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有关中枢性疲劳,着重介绍5-羟色胺、多巴胺、乙酰胆碱等中枢神经递质参与运动性疲劳的形成与恢复的新证据与新理论(可能的机制).有关外周疲劳机制,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超微结构到骨骼肌细胞的亚细胞结构等可能发生疲劳的部位,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作简要概括.这些研究成果表明有关运动性疲劳的生理学研究进入到亚细胞水平与分子水平.  相似文献   
2.
一年前,不甘寂寞的我,挡不住物质的诱惑和精神的向往,依依惜别了老迈的双亲,惜别了生养成长的故土家园,举家投奔“乐土”,应聘到江南某公有民办学校任教,开始了另一种全新的生活。一年来,我有过兴奋,有过激动,也有过收获,但在满身疲惫之余更多的是迷茫、困惑。  相似文献   
3.
非优势手练习对提高普通大学生铅球成绩的教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铅球教学中,运用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相互诱导理论,合理采用非优势手练习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铅球成绩与对照班相比有大幅度的提高;同时还对练习者心理因素的调节,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对大脑另一半球的开发,使大脑左右两半球均衡发展,对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开发学生智力有着明显的改善.因此,非优势手练习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武冬 《中华武术》2002,(12):33-33
2002年7月12日,有幸参加了张文广教授的《我的武术生涯》一书首发式,喜获由武术泰斗亲笔签名的赠书,兴奋之余一夜读完了全书。  相似文献   
5.
放松音乐及音乐电针对有氧运动疲劳的恢复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聆听放松音乐或足三里音乐电针法对49名男大学生的有氧运动疲劳治疗15 min,通过心率、下肢肌力、血糖、尿蛋白、视觉简单反应时、主观体力感觉(RPE)等生理、生化及心理指标评估和比较疗效.结果:两种疗法均使心率及RPE显著下降;放松音乐还可显著降低尿蛋白,并有缩短视觉简单反应时的趋势;音乐电针使RPE下降的幅度超过听放松音乐,但下肢肌力及血糖显著均低于治疗前,视觉简单反应时有延长趋势,并显著长于安静状态.表明:放松音乐能促进心血管及心理疲劳恢复,增强肾脏调节能力,改善中枢及骨骼肌疲劳状态;音乐电针对心理疲劳的恢复效果优于放松音乐,对心血管疲劳的作用与放松音乐相近,而对骨骼肌疲劳、中枢疲劳及机能状态下降等的作用不及放松音乐.  相似文献   
6.
运动性中枢疲劳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运动疲劳产生的中枢机制进行综合性分析.资料表明:一些特殊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影响着中枢神经系统(CNS)发送和维持足够的神经冲动,成为疲劳产生的可能机制;另外,运动时CNS产生的神经递质、调质、神经激素:如5-羟色胺、多巴胺、氨类等物质,也是运动性中枢疲劳产生的敏感物质。  相似文献   
7.
转眼间《报刊之友》创刊十周年了,作为她的一个每期必读的忠实读,在她10岁生日之际,我感到激动而兴奋。回忆起10年来我与《报刊之友》的情缘,万语千言涌上笔端。  相似文献   
8.
阐述“中枢疲劳”的假设,就运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以及复方健脑益智类中药、复方补肾类中药、益气活血类中药和某些单味中药和中药单体有效成分对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等问题综述,并就运用中医药推迟、消除运动性中枢疲劳的研究前景作一展望。认为,今后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应注意以下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①从中医理论方面丰富“中枢疲劳”的假设:②探索中医药推迟运动性中枢疲劳的途径;③进行推迟运动性中枢疲劳的药物筛选;④建立推迟运动性中枢疲劳研究的中西医结合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神经递质和调质对运动性中枢疲劳影响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瑾彦 《体育学刊》2002,9(6):134-137
肌肉疲劳是一种很复杂的现象。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发展,运动性中枢(CNS)疲劳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已提出了几种解释中枢疲劳的生物机制,其中涉及到了一些中枢神经递质和调质,就此对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递增负荷训练和力竭运动对大鼠血液生物化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3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安静组、运动组、训练运动组。后两组进行跑台运动至力竭后即刻取血测定血糖和血乳酸以及血清MKA、LDH、GOT和CK。结果表明:(1)与运动组相比较,训练运动组力竭运动时间有延长趋势,说明训练能提高大鼠运动能力。(2)与安静组相比较运动组力竭运动后血糖显著降低,血清LD、MDA、CK、COT和LDH都显著升高,揭示大鼠长时问运动由于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而导致力竭。(3)与运动组相比较,训练运动组血糖降低和血乳酸升高的程度显著减小,训练运动组血清MKN、CK、COT、LDH升高的程度有减小的趋势。本研究结果显示,训练能提高机体运动能力,主要是通过抵抗机体中枢疲劳的产生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