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量投票算法在提取图像主观轮廓上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张量投票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首先用二维张量矩阵存储低分辨率图像各像素点所处的位置特征信息,并利用稀疏张量投票将特征信息进行加强,再使用稠密张量投票产生高分辨率图像对应的二维张量矩阵.此张量矩阵包含了视觉特性强的边缘信息,最后利用该边缘信息指导高分辨率图像的重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高分辨率图像信噪比高、视觉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以 1 0名视力正常者为被试 ,采用计算机呈现标准的和不同主观轮廓下的poggendorff错视图 ,考查了两种条件下的视错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 :在主观轮廓图条件下 ,poggendorff错视现象依然存在 ,但与标准图相比 ,错视量减小 ;主观轮廓图诱导面积的大小导致了错视量的变化 ,诱导面积越小错视量越小 ;用计算机程序控制进行有关视错觉实验 ,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  相似文献   
3.
主观轮廓的研究及其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观轮廓是指在物理刺激为同质的视野中知觉到的轮廓,又称认知轮廓或错觉轮廓.斯克曼(Schumann)在1904年首次描述了主观轮廓现象;1955年意大利心理学家凯尼查(Kanizsa)提出了主观轮廓最著名的例证.其后,许多心理学家对主观轮廓现象进行了理论上的解释,提出了众多假说,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试图揭示主观轮廓的形成机制.迄今为止,主观轮廓的理论假说可分为两大类:一为认知解释,认为主观轮廓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包括格式塔假说、认知假说、深度线索假说等,二为生理解释,认为主观轮廓发生在外周神经系统,包括特征觉察假说、侧抑制明度对比假说,高空间频率过滤假说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