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书     
宗璞 《中文自修》2011,(Z1):64-65
读书本身就是一件聪明的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多年以前,读过一首《四时读书乐》,现在只记得四句:"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这是春夏的情景,也是  相似文献   
2.
分析中国古典诗歌对乐境的表现和再造,指出其共同特点都是采用比喻手法来描写音乐,或以声喻乐,或以象喻乐,或以典喻乐、或以情喻乐,创造出富有艺术魅力的诗歌乐境。  相似文献   
3.
古惠玲 《英语广场》2020,(24):30-32
要想学好一种语言,首先要掌握这种语言的语音。自然拼读法作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语音教学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通过一年级的自然拼读教学课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创设语篇来达到掌握自然拼读规律、高效学习英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张运生  何杰峰 《兰台世界》2016,(16):146-149
"乐境"是儒家追求和向往的精神目标,其所乐之事在于"仁"。要达到这一精神状态,"教化"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理想的"教化"主体是具有强大人格感染力的圣贤,"教化"内容是体现仁爱精神的人伦之道。人伦之道既是儒家衡量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基点,也是儒家人性的基本内容,这就使被教化者提高道德境界、达到儒家"乐境"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赋史上,苏轼是“变赋”的创始人,“骄、散融汇”的开拓者。他有意识地追求赋的“新变”,既吸收了诗骚、汉赋、骄赋的传统精粹,又向“现代诗化散文”似的方向转变,并从题材的开拓到艺术的创新,从意象化抒情言志到意境的象征超越,管多所建树,在理论与实践上确立了“变赋”的体式和审美特质,为新赋体注入了艺术审美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黎英海先生的艺术歌曲<唐诗三首>最大的特点是用音乐描写画面、渲染气氛,在诗境的引发下产生相应的乐境,用音乐去揭示诗人的内心情感.文章从诗和乐的角度,分析了<唐诗三首>诗乐结合、浑然一体的音乐形象,力求解读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揭示其创新之处,探求中国音乐与传统文化精髓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就歌曲表现手法与词义语境的关系进行阐述.正确理解词义和语言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正确表达和运用演唱技巧,提高歌曲语言的表达感染能力,增强音乐语言与观众之间交际的表达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性成果和感性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赋史上,苏轼是“变赋”的创始人,“骈、散融汇”的开拓者。他有意识地追求赋的“新变”,既吸收了诗骚、汉赋、骈赋的传统精粹,又向“现代诗化散文”似的方向转变,并从题材的开拓到艺术的创新,从意象化抒情言志到意境的象征超越,皆多所建树,在理论与实践上确立了“变赋”的体式和审美特质,为新赋体注入了艺术审美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对于初中生来说,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从制造悬念,创设问境;课堂幽默,创设乐境;小小故事,创设趣境;科学实验,创设实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乐书     
多年以前,读过一首《四时读书乐》,现在只记得四句:“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这是春夏的情景,也是读书的乐境。“绿满窗前草不除”一句,是形容生意盎然的自由自在的情趣。“瑶琴一曲来熏风”一句,是形容炎炎夏日中书会给人一个清凉世界。这种乐境只有在读书时才会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