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音乐是唐诗的重要题材,几乎唐代所有的著名诗人都写有过咏乐诗。而不同诗人的咏乐诗又体现出不同的风格。本文正是通过对三首咏乐诗的比较,来辨析三位诗人的不同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2.
《诗经》是制礼作乐的产物。礼乐制度从建立到完善,几乎贯穿于整个西周时期。《诗经》之前的乐诗文本,在西周时进行过两次编订。其编辑思想、宗旨以及诗集的功用,都是为礼乐所用。第一个定本应是伴随着周公制礼作乐编订于周康王朝。它以祖先和上帝一体化为对象,为西周王朝封建宗法政治而颂祷,其特征是“颂声大作”;第二个文本是以王政的礼舣活动与政教内容为对象,表现“王者之迹”,其编定的时间为周宣王朝。  相似文献   
3.
宋代是继汉代诗、乐分途之后,两者融合的重要时期,其主要表现在于理论层面的诗乐合论。这种关系既表现在沈括、郑樵、王灼等人概论式的论说之中,亦有很多具体而微的表现,在宋诗话涉及的众多内容中对乐器、乐曲以及历代乐诗的评点占有一席之地,诗话中论乐成了宋诗话的重要特色。与此同时,对乐器、乐曲、乐诗的言说也使宋诗话对“诗”与“文”的分析更为形象而具体。  相似文献   
4.
董银 《学语文》2004,(5):18-19
当人们昂首阔步跨入信息时代,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巨大优越性的时候,我们也痛惜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不少青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典诗词熟晓较少,更不要说品评它了,而诗歌这种在中国文学史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是中国艺术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若我们能运用“拿来主义”的原则去继承它,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艺术素养,而  相似文献   
5.
诗体学未自觉的两汉之前,诗歌和音乐、舞蹈等化活动是浑整不分的,总名曰“乐”。“乐”是“乐人”创制演习的“神人以和”的祀神之具。“乐”之“志”在于沟通神人,“乐”之“诗”所言之“志”即“乐之志”-“神人以和”之志。《诗》、《骚》、《汉乐府》本是“乐”之“诗”,是用于“神人以和”的祀神“乐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