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心理现实主义把"心理"和"现实"有机结合,二者互为补充又相互依存。欧茨在小说创作中,继承和发扬了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运用大量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他们》中三位主人公的生存背景、个人成长及心理发展的解读,来探寻作品的心理现实主义特征和其中的道德及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2.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悲剧作品从独特的视角审视人性的异化,通过现实主义和意识流的手法,在暴力中凸显人性的残暴邪恶;在生存困境中凸显人性的自私贪婪;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凸显人性的沉沦.欧茨在作品中既对人性的堕落进行揭露批判,又努力寻求堕落背后的原因,表达出一种拯救堕落灵魂时的孤独和困惑,体现了作家的良知和道德责任感.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1938-)是美国当代最多产、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多次获诺贝尔奖提名,被誉为"穿着裙子的福克纳"和"美国的巴尔扎克"。本文从容器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分析欧茨的三部中篇小说《初恋》(First Love,1996)、《生命的崛起》(The Rise of Life on Earth,1991)、《自我封闭》(I Lock My Door Upon Myself,1990)中家庭暴力容器对女性的身体的压迫,进而引起人们对女性身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欧茨的新作《鬼父》(DADDY LOVE)。在这部作品中,欧茨通过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将矛头直指美国乃至西方世界中普通大众崇敬的神职人物,对于其丑恶罪行大胆揭露。把当今美国社会中人们压抑在内心的恐惧与不安诉诸笔端。但通过对文中母亲和儿子受难、挣扎、重逢经历的描述却让读者相信黑暗之后终将迎来光明。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欧茨的新作《鬼父》(DADDY LOVE)。在这部作品中,欧茨通过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将矛头直指美国乃至西方世界中普通大众崇敬的神职人物,对于其丑恶罪行大胆揭露。把当今美国社会中人们压抑在内心的恐惧与不安诉诸笔端。但通过对文中母亲和儿子受难、挣扎、重逢经历的描述却让读者相信黑暗之后终将迎来光明。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狂乱、阶层局限和个人价值观这几个角度,解析温柔暴力产生的原因.独特的社会背景孕育了"他们"这样一群美国下层的白人阶级,贫穷,空虚,暴力,渴望摆脱命运的束缚.渺小的个人在混乱动荡的大世界中愈发无能,硬暴力已经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他们企图通过一种更加隐蔽更有效的手段即温柔的暴力来解决遗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人间乐园》生态思想蕴含丰富,她不仅在作品中大力渲染原始自然之美,而且凸显了原始自然之力,还表达了重返原始自然之殇。欧茨呼唤在自然的浸润下复归人类的纯真灵魂,达到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8.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作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结合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社会背景,以贯穿全文的流行音乐为依据,特别是一代巨星鲍勃·迪伦的音乐对于故事情节的作用以及同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尝试从全新的角度解释少女康妮为何要跟随陌生来客阿诺德·弗雷德走出家门的原因。实际上,阿诺德·弗雷德是康妮在流行音乐刺激下产生的幻象,代表着其潜意识中的各种渴望;康妮的出走,归根结底,是在响应自己的渴望和需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