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文字作为一种媒介,其形态变革对于社会有着深远影响。文字不仅有着信息传递的功能与作用,更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在秦时期,文字第一次在中国范围内实现了最大程度的统一。'书同文'既是秦统治者对于文字的规范与简化的过程,也是秦依托这一变革实现文化统治和制度重塑的过程。文字统一使得秦朝'以吏为师'的思想得以推行,延续两千多年的皇权专制思想自此得到确立;同时,作为媒介革命的'书同文'也为高效率的文官统治提供了条件,'理性政治'的雏形开始出现,对于民族想象共同体的形成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秦始皇在位37年,为了完善统一大业,执行法家学术思想,而锐意改革.但是,由于各诸侯国文字异形,语言有碍,故统一文字是第一要务,是重中之重.因此,秦始皇五次出巡,七次立石,最终以小篆为标准文字,第一次实现了文字统一.秦文字的统一促进与发展了秦国的伟大统一,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引用大量简牍文字材料,论述简牍文字的出现在中国文字学史上的文化价值及重要意义。一则可以改变传统的汉字发展观,启迪我们重新排列汉字演变的历史轨迹,理清汉字发展的脉络;二则可以纠正我们对秦始皇“书同文”的片面看法。  相似文献   
4.
四大文明古国,都是文字的起源地。但是,除了汉文以外,所有这些文字都已经死掉了,没有人再使用它们,没有人能认识它们。只有屈指可数的研究人员,像破译密码似的,至今还在努力去认,亦未能完全识别。汉字能保守它自己的特点.由象形、指事到会意、形声,几百个单音字即可组成成千上万字、词。比起别的文字来,表达同样的意思,汉字所用的字数总是最少的,这更是它一个显而易见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程邈(miǎo)是秦朝的一个小官,曾经当过县狱吏,专门负责文书一类的差事。但他性格耿直,因事得罪了秦始皇,被关进了云阳狱中。他在狱中度日如年,无事可做,觉得白白浪费时光实在可惜。他想,何不干出一番事业来?可是,在狱中能做什么事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程邈。当时正值秦始皇推行"书同文"政策,以小篆为全国统一文字。用小篆写公文固然比以前方便许多,但小篆不方便速写,还很费时、费事。程邈就想创造出一种容易辨认又书写快速的新书体。他绞尽脑汁地琢磨,在监狱中把流传在民间的各种书体搜集在一起,一个一个  相似文献   
6.
简体字并非1949年之后才出现的,它的历史可能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漫长得多,其实,它在宋元已经大行其道了。古代书法家很早就写简化字支持繁体字的一个著名段子说,汉字简化之后,"不见,无心"。不过,爱这个字,"无心"的历史要长得多。其实,爱里  相似文献   
7.
彝文古籍记载有最古老的文化内涵,是蕴藏中华远古文明的另一宝库.但因各地彝族早期就习惯按自己所操方音口语,混用同音字、多形字写作或抄誊,形成各地"书不同文".严重地障碍了民族语言文字的交流与传承.因而必须对彝文古籍进行"深层次研究".在确切落实其记载内容的条件下,将滇、川、黔、桂超方言通用彝文,代换原书中同音混用字或多形混用字,这样在各地彝文古籍中实现"书同文".对这一重大事业,要高瞻远瞩,克服自私保守,与时俱进.在实现"书同文"之后,原同音字、多形字混用的彝文本,与换上超方言通彝文的新本,长期并存,以备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文字的发展及两岸的文化交往的角度,就繁体字和简体字给中华文化的传承的两岸的统一带来的诸多看法,提出了笔者的见解。“书同文”和两岸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9.
杂说方言     
中国方言可谓世界一绝。书同文,而各地语不同音。一位留学生中文程度还算可以,不仅能够自由谈话,也能翻阅中文报纸。可假期一出北京城,就听不懂外地的方言。回校后,要求补习方言,弄得语言学院的老师不知如何是好。就是要教.又该授以何地方言呢?  相似文献   
10.
2300年前,中国归于一统。在政制层面的统一之外,始皇帝另一项影响深远的改革就是立标准——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实际上,更早以来,试图统一全中国的标准和规范的努力就没有停止过,《礼记·中庸》概括为车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