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254篇
科学研究   201篇
各国文化   148篇
体育   1716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103篇
信息传播   56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559篇
  2013年   481篇
  2012年   577篇
  2011年   656篇
  2010年   586篇
  2009年   406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曾经拥有“数千万弟子”的中功创始人张宏堡,在沉寂多年之后,突然重现公众视野。只是当年的风光已然不再。而他的这次最新亮相,是在美国加州的法庭上,作为五项刑事重罪的被告。  相似文献   
2.
国外大师很乐于把北京人称赞是“一流的观众”,因为北京的演出票价往往是最贵的:反过来,北京的观众群体也发出了“只看最好的”的声音。是否最贵的就是最好的。或说。只看最贵票价的观众就是一流的?  相似文献   
3.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不知道,那么多磨砺算不算是上天特意安排的,经过严格的训练.从1988年开始,我的象棋之“剑”,渐渐出鞘了。那年,棋队内部按惯例年初进行严格选拔,那年头‘,全国性的大赛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4.
方玖骅 《收藏》2006,(10):54-61
书画赝品的制造手段很多,如模仿,响拓,临,仿,臆造,挖款,添款,改款,移款,裁款及割裂题跋,揭裱作伪等等。而将赝品书画最终推销出去,将钱骗到手,才是作伪者的最终目的。于是,又出现了形形色色推销赝品的“营销策略”。简单一点的“守株待兔”“姜太公钓鱼”,等人上钩;  相似文献   
5.
吴昌硕在诗、书、画、印诸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然而,相对于书、画、印的盛名,其诗歌成就似乎甚少有人问津.实际上,在吴昌硕的诗中,我们亦能清楚地看到其金石书画的影子,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影子,才使他的诗歌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本文主要从金石气、以丑为美等方面探讨了吴昌硕诗歌的美学特色,从而试图找到其诗歌与金石书画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6.
刘左钧     
《收藏》2006,(11):192-193
刘左钧 男,湖南书画研究院专业画家。1938年生于湖南涟源一人书香世家。长期从事新闻和美术创作工作,是一位山水、花鸟和人物兼能的画家。近十多年来偏重于山水和梅花画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金宝山 《收藏》2006,(6):134-134
2005年仲春时节,旅美华人徐逢祥专程从美国飞赴上海,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清代风俗民情画《苗蛮图》等家藏珍稀收藏品。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研究员钟银兰热情地接待了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同胞。  相似文献   
8.
反客为主反客为主,字面上的解释是主客关系颠倒,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李卫公问对》中说:“臣较量主客之势,则有变客为主,变主为客之术。”“反客为主”运用到军事领域,它是三十六计中的胜战之计。其意是指要努力变被动为主动,抓住有利时机,见缝插针、乘隙插足,以控制首脑机关或要害部位,争取掌握主动权。  相似文献   
9.
陈振漉 《收藏》2006,(9):126-129
书画的真伪之争自古就有,唐代张彦远的《法书要录》《历代名画记》等文献中部有关于书画鉴定的记载,可见作假历来就有。鉴定史上见诸文献记载的,例如唐太宗时内官收藏王羲之、王献之的作品,民问所藏二王作品都被地方官员搜刮来献到皇宫内府去,但十有八九是假的,所以唐太宗才要虞世南、褚遂良去作鉴定。民国时甚至还有专业作伪的,如20世纪30年代旧上海有一个叫谭敬的人,居然有一条龙的专业配套作伪,他专门找人模仿印章、题款等等,这些仿手都是他养的,他做张大千的画就是地道的张大干画,做齐白石的画就是地道的齐白石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圆朱文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简要阐述与分析,介绍了篆刻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实际应用。丰富篆刻作品的时代内涵,是现代文化市场和现代审美观对每位篆刻治印人艺术品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