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807篇
科学研究   17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97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学们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由于对概念理解和解法掌握程度不够,常会出现一些错误.现分类举例剖析,以期引起大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当前,京郊农村社会经济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如何适应京郊农村经济发展方向开展农村成人教育,是摆在我们农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教育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只有根据经济发展的进程,及时调整我们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才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也才能够推动和促进教育的发展。当前,京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是: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产业化经营方式的不断发展;农村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新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迅猛崛起;郊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信息化程度提高。农村成人教育要根据农民对教育的需求,确定自己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当前京郊经济发展对农民教育的需求,探讨农民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农民体育:一个沉重的话题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农民体育是个沉重的话题。城、乡在体育资源配置、体育人口、享有体育服务、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农民体育仍然是群众体育发展的难题与瓶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体育更应受到关注,认真实施“雪炭工程”。我国“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格局,是造成城、乡体育差别的深刻背景。应从人权的高度认识农民增强体质、追求健康的权利。农村体育应以乡镇为重点,发挥其引导、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梯度推进。  相似文献   
4.
5.
6.
当代广告传播中的意识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众媒体的受众正前所未有地暴露在一个由广告编织的意识形态的世界里。而选意识形态不只是担当化建构的角色,当广告供用意识形态的策略来对受众实施一种隐性的控制时,这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本从广告意识形态化的现象出发,初步研究了这种意识形态的价值内容、结构形态,发现它是一个由表层、深层意识形态组构而成的二元复合结构,并对这个二元结构的特性和负面影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近得邮友为我复印的吴荣先先生大作《乐美琮与纽约版二元中心倒印珍邮》全文。阅读后感到吴先生采访乐美琮,听他亲口所述曾获到郑晴初让他一个四方连,两个单枚。这可是一个从天而降的奇闻,但是中间与事实不符的甚多。  相似文献   
8.
9.
农民工媒介失语现象的经济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各阶层加大了对资源特别是权力资源的追求。以大众媒介为主的文化产业也成为各个阶层争相追逐的资源。文化资源拥有的多少决定了一个阶层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声音的强弱,这种声音即是话语权,媒介表达的权利。农民工由于本身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在事实上的低下,文化素质不高,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格局,使他们和城市市民形成较大差距,并被孤立在城市中,没有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主体的误读与解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舆论监督主体问题是舆论监督研究中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就公众在舆论监督中的主体地位、新闻媒介是不是权利自授以及“二元结构”问题,与周甲禄先生《论舆论监督的主体》一文进行商榷,并澄清某些分歧,以期深化对这一理论问题的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