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6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9篇
教育   16338篇
科学研究   901篇
各国文化   62篇
体育   503篇
综合类   682篇
文化理论   108篇
信息传播   769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486篇
  2014年   1210篇
  2013年   1013篇
  2012年   1292篇
  2011年   1277篇
  2010年   1250篇
  2009年   1305篇
  2008年   1659篇
  2007年   1360篇
  2006年   1017篇
  2005年   1011篇
  2004年   1035篇
  2003年   990篇
  2002年   899篇
  2001年   732篇
  2000年   512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质教育的广泛推行要求广大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考试成绩是教育最直接的效果呈现,现在,包含化学教育在内的广泛课堂教学中,必然存在"满堂灌"、"满堂问"等现象,而这些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头"拦路虎"。想要改变这些现象,教师应该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审美教育是一种自由、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正如黑格尔所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也正是如此,审美教育有着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比拟的魅力优势和独特效应。它常常在寓教  相似文献   
3.
谭嗣同特殊的家庭生活、丰富的社会阅历、良好的学识修养以及深刻的思想言行,展示了谭氏的恢弘气度、过人胆 略、顽强意志、强烈使命感、深厚同情心以及旺盛求知俗等主要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4.
我国甲级女排跳发球攻击力测评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建民  范振国 《体育科学》2003,23(2):104-106
通过逐步回归设计与分析,筛选出影响跳发球攻击力的主要指标为身高,短跑,助跑摸高,快速挺举、深度知觉、操作思维技术评定,并以得分,破攻率为自变量,以100m跑、助跑摸高,快速挺举和技术评定4个训练可控性指标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评价模型,从综合,均衡角度出发,进一步确定具体的评价和标准,从而避免训练偏态,为我国甲级女排跳发球技术的发展提供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5.
“松桂”,“鸾风”,“桃李”三种意象在李白的咏物诗中具象征性,诗人咏“松枝”以象征自己的高洁人格,描绘“鸾风”以表达自己的凌云之志;借“桃李”来高刺趋炎附趋势的小人品格,这三种意象从正反两方面体现了诗人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6.
对加入WTO后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现状,论述了加入WTO后,优秀的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并提出了提高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等院校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指导我国高等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研究探讨了信息素质教育的数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育模型和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测评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坚持以人为本.珍重学生的人格和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最基本的科目应该是人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课堂上的学生不仅是认识的主体,而且还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着鲜明个性和正常人格的、准成熟待发展的人,他们其有很大的可变性和可塑性。常言道:“识玉尚需三日满.辨材要有七年功。”因此,我们教师要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从体育素质教育中身心、能力、人格品质(简称三要素)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论述,旨在深化体育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邵平 《当代传播》2001,(6):89-90
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记者,要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成为真理的捍卫者,实施舆论监督,成为信息、知识的传播者,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有政治头脑的社会活动家,必须培养健康的人格。 人格的历史画卷源远流长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原意是指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用不同的面具体现了不同角色的特点和性格。就如同我国戏剧中的脸谱一样。心理学沿用面具的含义,转移为人格其中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指一个人在舞台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言行,即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人格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