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女权主义强调女性与自然的认同性和紧密联系,认为男性对女性的压迫等同于人类对自然的压迫。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通过《菊花》一文,以敏锐的洞察力,通过女主人公伊莉莎的菊花情结展示了自然和女性的认同性;同时,通过男主人公亨利和赶车补锅人对菊花和伊莉莎的态度,揭示了在男性统治的世界里,自然和女性所遭受的歧视和压迫,以此来呼吁人们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关注。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20世纪著名的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著名的短篇小说<菊花>,主要分析了小说的女主人公伊莉莎,揭示了她的心路历程,渴望以及梦想的破灭,以此采探索女性的命运以及斯坦贝克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3.
斯坦贝克在其短篇小说《菊花》中通过对女主人公伊莉莎的刻画,揭示了其在男权社会中从压抑、躁动到醒悟、绝望再到无力屈服的悲剧,这为探析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错位的精神生态提供了线索。人们普遍忙于对物质利益追逐的同时,人性却受到了扭曲和变异。这些问题的出现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并引起人类对自己未来的思考和走出精神困境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李晓梅 《文教资料》2011,(30):23-24
《菊花》是约翰·斯坦贝克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在这篇小说中.斯坦贝克塑造了一个男权社会里勤劳能干、向往自由生活、追求男女平等的女性人物形象,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妇女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本文对女主人公伊莉莎的人物形象进行具体分析,以加深读者对这一艺术形象的理解,进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斯坦贝克在《菊花》中,以敏锐的洞察力,不动声色的对话与细节描写,刻画了女主人公伊莉莎的内心自我挣扎与现实世界的矛盾,"菊花"是精神世界的象征,而"苹果"则体现了物质世界的诱惑,"菊花"与"苹果"的角逐是当代社会方方面面存在的危机对人内心真实自我摧残的表现,展现了女性意识从萌芽到发展到毁灭的心理历程。文章试图分析文中暗示的男女性别的抗争、物质与精神的冲突及人与自然的搏斗等各种社会矛盾,以充分揭示女主人公的内心个性意识斗争与自我价值压抑和束缚,以此来呼吁现代社会人们对人的内心冲突的关注,寻求人与真实自我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6.
斯坦贝克在<菊花>中,以敏锐的洞察力,不动声色的对话与细节描写,刻画了女主人公伊莉莎的内心自我挣扎与现实世界的矛盾,"菊花"是精神世界的象征,而"苹果"则体现了物质世界的诱惑,"菊花"与"苹果"的角逐是当代社会方方面面存在的危机对人内心真实自我摧残的表现,展现了女性意识从萌芽到发展到毁灭的心理历程.文章试图分析文中暗示的男女性别的抗争、物质与精神的冲突及人与自然的搏斗等各种社会矛盾,以充分揭示女主人公的内心个性意识斗争与自我价值压抑和束缚,以此来呼吁现代社会人们对人的内心冲突的关注,寻求人与真实自我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7.
斯坦贝克在《菊花》中,以敏锐的洞察力,不动声色的对话与细节描写,刻画了女主人公伊莉莎的内心自我挣扎与现实世界的矛盾,"菊花"是精神世界的象征,而"苹果"则体现了物质世界的诱惑,"菊花"与"苹果"的角逐是当代社会方方面面存在的危机对人内心真实自我摧残的表现,展现了女性意识从萌芽到发展到毁灭的心理历程。文章试图分析文中暗示的男女性别的抗争、物质与精神的冲突及人与自然的搏斗等各种社会矛盾,以充分揭示女主人公的内心个性意识斗争与自我价值压抑和束缚,以此来呼吁现代社会人们对人的内心冲突的关注,寻求人与真实自我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8.
女性解放是一个存在已久,不断被提及并付诸实践的社会运动。易卜生和萧伯纳生活的时代正是所在国女性问题开始引起关注的时代。我们知道任何的作品都离不开所处的时代,今天,我们将小说中的女性作为时代缩影,通过对“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和英国戏剧家萧伯纳的《匹克梅梁》中的伊莉莎,这两个人物创作者的关注异同,人物身份地位的异同,追求理想的异同,抗争方式的异同,进行女性解放的研究,追寻女性实现真正解放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易卜生笔下《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和萧伯纳《格梅利翁》中的伊莉莎生活背景迥然不同,但她们有着极其相似的经历,她们都有很强的觉醒意识,是追求独立自主、平等和谐的女性代言人。从女性主义视角走进娜拉和伊莉莎的世界,探索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人生和命运,以寻求现代女性在家庭、社会中如何关注个体发展,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实现真正的自强自立。  相似文献   
10.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在父权制文化中,压迫女性和压迫自然之间存在重要联系。在《菊花》中,美国著名小说家斯坦贝克就以伊莉莎的菊花情结的演绎为主线,阐释了伊莉莎与菊花的关系,表达了他对妇女和自然双重困境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