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一种文体。从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追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决策,这是新时期新阶段提出的新任务,也是时代赋予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2010年,南阳移民工作载人中国移民史册。 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交给南阳的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作为全省唯一的移民迁出区和主要安置区,南阳的工作事关全局,政治责任重大。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两年内要完成16.2万名移民迁安任务,时间之紧、任务之重、强度之大前所未有,加之库区移民历经多次搬迁,各种矛盾交叉叠压,移民工作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4.
互见法是司马迁首创的纪传体史书特有的一种叙述史事的方法。这种方法将传主的生平事迹,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散记于数篇之中,参错互见,最大限度地弥补了以记人为中心的纪传体史书的不足。"史臣叙事,有缺于本传而详于他传者。是曰互见。"①简言之,本传不载或略载之传主事迹,略见或详见于其他传记,这就是互见法。其运用之妙,"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②。了解纪传体史书人、事互见这一特点,对全面准确认识历史人物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为人叙事视角是司马迁把天人之际、古今之变与传主个性及人性连接起来的成其一家之言的新角度,《史记》证明为人叙事视角是与司马迁知人知史目的相统一的恰当的方法。为人叙事视角最大的特点是直接点出传主的个性特征。《史记》的人物传记就是由几组内在相互联系的有鲜活个性的人物活动于其间的画廊所组成,在这些个人物画廊中,为人叙事视角的作用怎么夸大都不过分。  相似文献   
6.
石楠的女性传记小说体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其创作主体自身有着清醒的性别意识,其选择和塑造的女性传主和其他女性形象都显示了自觉的女性意识。其创作代女性发言,替女性正名,让蒙尘千年的女性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7.
当代明星自传有明显的自恋现象。他们从个体生命的角度出发.对自我生命进行肯定、欣赏和热爱,传记无不打上自我生命的深深的烙印。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把明星自传看成是人生的教科书.人生发展的启蒙读物。但星运当头的明星们.却过多地停留在对自我成功认知的喜悦中.一味对自己作自我欣赏.对非典型事件进行描述和展示,使得这最终成为明星自传不可逾越的心病。甚至传主对自我的陶醉.自然而然地暴露出极端自恋式的写作:创作主体完全沉迷于自我展露、自我宣泄.乃至以一种炫耀的姿态.将自传当作了自我表现的展示厅。  相似文献   
8.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从左光斗的得意学生、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视角,烘云托月,聚焦反映“传主”左光斗的为人与风骨,同时使得左光斗和史可法的人物形象都相当鲜明。  相似文献   
9.
清代刘大櫆的《乞人张氏传》,其传主,既不是达官显贵,也不是文人墨客、富商巨贾,更不是“龙子龙孙”,而是一个连名字也没有的女乞丐!  相似文献   
10.
王姝  梅重 《文化交流》2010,(5):68-71
孙席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学者。他1906年出生在浙江绍兴平水乡红墙下村一户小康之家。 此稿选自王姝、梅重两位作者新近脱稿的《孙席珍评传》。该书稿的撰写中采访了传主的家人、友人、学生等,史料翔实,传评相长。本刊发表时对所选章节有删节并稍有改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