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乐府传声》是我国古代声乐论著中"成体系、完整、全面、细致而高级"的一部专门著作,远有渊流溯源,大有音乐概览,宽有曲情宫调、深有喉中上下,细有单字解析。这洋洋三十五篇却以"咬字"一纲贯串起来,不仅有"咬字"问题的文化性解释,也有不压其细的技术性说明,不仅有个案性的单篇讲解,也有关联性的交叉叙述,不仅有见诸字面的行文,也有隐于字后的寓意,因此,有称它是一部关于歌唱咬字问题的技术性专著,对"发声"与"咬字"、"唱曲"与"咬字"、"唱情"与"咬字"歌唱技法的重点叙述进行认知,使徐大椿"咬字"诸多理论的深刻阐述能为当今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提供可借鉴意义的技术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徐大椿《乐府传声》二卷,是清代初、中期之际的一部著名戏曲论著。全书主要是对唱法艺术的探讨与总结,但重点却表现在三个方面:对口法艺术的初步总结,对阴阳调的区分与处理,对宫调与曲情的具体阐述。《乐府传声》对这些内容的论述,具体细致而深入透彻,特别是在所"传"之某些"声"与"法"方面,极具引领性与可操作性之特点,因而多为时人所称道。  相似文献   
3.
正一、探声音的产生1.实验中,为什么要用各种不同的物体发声?答:用各种不同的物体发声,总结出的发声体的共同特征才更具普遍性。2.实验中如何观察发声体的振动?答:让正在发声的物体接触较小、较轻的物体,使其振动,将发声体的振动"放大",以便于观察。3.在观察发声体振动时应用了什么方法?答:应用了转化法。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二、探究声音的传播1.在探究固体传声的实验中,为什么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今年,吴江市档案局征集到吴江清代名医、声乐理论家徐大椿所著的《乐府传声》线装本1套2本,出版年代不详。 徐大椿(1693—1771),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江苏省吴江县松陵镇人。祖父为康熙十八年(1679年)鸿词科翰林,任检讨职,纂修明史。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歌舞厅音响产生声反馈、啸叫的原因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并且对现实的具体运作也有一些建议.其中涉及到建筑声学、电子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五丝米     
电话机是谁发明的-恐怕很多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美国发明家贝尔这个名字。不过,自贝尔之前,还有一位发明家曾为研制电话机做出过不小的贡献,他就是莱斯。莱斯研究过一种传声装置,能用电流传送音乐,可惜的是不能用来传送话音,无法使  相似文献   
7.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教材对固体、气体能传声的实验介绍较多,但对液体传声实验的介绍却非常少。为此,笔者设计并自制了该实验装置,现介绍如下:(1)制作设想设想如果能有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发声,且不露出液体表面,不接触容器的底和侧壁,这样,不仅可以避开气体和固  相似文献   
8.
人类形成的时候语言就已开始萌芽.人类成为万物之灵的主要条件是发展了语言.语言扩大了人脑对信息的记忆量,便利了把信息提炼成为知识,利用知识支配环境.语言是最基本的信息承载体.文字、传声技术和计算机提高了语言的传播功能;国家共同语和国际共同语扩大了语言的流通范围.从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看,人类语言生活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从语言的开始到文字的开始大约经过200万年.从文字的开始到国家共同语的开始大约经过5000年.从国家共同语的开始到传声技术的开始大约经过200年.从传声技术的开始到计算机的开始大约经过100年.人类的语言生活已经达到"上穷碧落、下及黄泉"的神话境界了.可是,历史永远不会停止,还在更快地前进.因此,我们必须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字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化,紧跟着瞬息万变的历史步伐,向信息化时代前进.  相似文献   
9.
咬字训练是声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掌握好汉字二十一个声母的发音方法,咬准字头,运用四呼;美化字声,收声归韵再加上自如地,准确地使用五种声调,并把语音的规律和声乐的规律字调与音调结合起来,就会字中有声、声中有调、调中有情、情中有味,进而达到"以字行腔,字正腔圆"的艺术境地.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倡导要注重学科知识的渗透.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举例如下: 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王维 为什么没有见到人,能听到人的声音呢?原来是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涉及物理知识气体传声. 2.犬吠水声中,挑花带露浓.--<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 前句诗水传来狗的叫声.涉及物理知识是液体传声.后句诗中"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