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山西的戏曲文化历史悠久,与之相应,山西的戏场建筑数量多,价值高,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戏场建筑的功能特点出发,阐释了山西传统寺庙戏场的布局特点,论述了戏台和山门之间几种常见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2.
课题缘起于山东淄博的聊斋俚曲,该文从专业视角对地方剧种聊斋俚曲做了细致的研究,从蒲松龄及其作品聊斋俚曲、《聊斋志异》出发,探究俚曲戏的渊源并且引出聊斋俚曲剧团。新时代下剧团根据传统作品进行创新,创作出一批新编聊斋俚曲戏,其中根据传统曲牌改编的唱段使得聊斋俚曲这种说唱艺术朝着戏曲的方向发展,该文结合了传统曲牌和俚曲戏唱段进行说明,另外结合笔者结合一年多的田野采风过程中的所感所闻,对该剧团的现状及发展有所论述,在其中运用了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关注了剧团的现实问题以及地方院团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3.
《杂技与魔术》2010,(3):61-61
这是一套近景魔术,源于中国传统戏法《木人自立》中丝法门原理的运用.经过我们的研究改进,进一步简化了道具,提高了演出效果,在此将这一成果介绍给各位读者。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在魔术小组活动中又看到郭士发老师带来的《鹅幻汇编》,翻看之余,引起我许多联想,连缀为如下絮语。《鹅幻汇编》可说是我的启蒙课本,在研究魔术的大半生时间里曾多次翻阅,越来越觉得确是经典之作,首先是内容上非常广博,不光是汇集中国传统戏法,还有当时的外国魔术、江湖生意和带特殊道具和技巧的小型杂技,比我见过的许多中外魔术书的内容都全面;  相似文献   
5.
临汾眉户剧团坚持办团近六十年,而且演出场次稳定,屡有新作问世,演员、作品频频得奖,成为蜚声全国的戏曲表演团体,他们所走过的创作之路及他们所取得的成就非常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6.
芗剧现代戏以塑造人物个性为主,借鉴传统戏的演出手法,以传统戏为基础,融入现代戏演出舞台。芗剧传统戏以程式化教学、特定曲调见长。  相似文献   
7.
《滇中文化》2007,(4):54
中国的戏曲界曾有“十戏九有马”之说,过去传统戏里写马的戏很多,如:《秦琼卖马》、《孟良盗马》、《红鬃烈马》、《收白龙》、《泥马渡康王》、《贩马记》、《盗御马》、《马踏青苗》、《火焰驹》……在元明戏曲舞台上,并不像现在以鞭代马。那时候是“跑竹马”。就是用竹条编成马的骨架子,外面糊上纸或布,然后用颜色描画成马的形状。马形为前后两截,系在演员腰上,好似骑马的形状,通过演员不同的舞蹈动作表现出骑马前行或奔驰跃进的形态,和今天民间“跑驴”相似。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传统戏曲改编上,陈宪章改编的《花木兰》、《断桥》、《拷红》、《破洪州》、《大祭桩》、《五世请缨》等,成为豫剧常派艺术代表作。陈宪章剧作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给传统题材的剧目注入了时代的因子。文章从灌注着独特的人生体验、为观众为演员写戏等方面来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戏法表演《杀孩不死》(也叫"大卸八块"),在行话中被称作"大腥活",《吞剑》、《吞铁球》、《用手摸烧红铁条》等被叫作"小腥活"。《杀孩不死》在《鹅幻汇编》中有详细的记载,《世界魔幻奇术全书》也有抄录,只是改名为《杀儿复活》。上世纪30年代还有表演,笔者曾在童年时看到过,表演手法和书籍上的记载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