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创作灵感:学会热爱生活,激发创作热情;学会细心地体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广泛阅读,触发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2.
撰写教学文稿需要深稽博考。何谓"深稽博考"?《现代成语词典》解释为:深入地稽核,广泛地考察,形容苦心钻研学问。我们再作细致分析就会发现:"深"与"博"强调治学要有深度与广度;"稽"与"考"则强调治学的过程要严谨与准确。"深稽博考"出自钱仲联先生的《黄公度先生年谱》:"逮穷年累月,深稽博考,然后乃晓然于是非得失之宜,长短取舍之要。"钱先生是当代国学大师,长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对明清诗文的研究尤为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悉心维护孩子的自尊,细心体察孩子的内心世界,精心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4.
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课堂上,师生解读文学作品是有语文教学追求的。语文教学追求就是:透过文字体察生活,比作者更了解作者,比既往更懂得自我,比既往更通晓人生,比既往更洞察社会。文学阅读具有了如此语文教学追求,就能够凸显文学阅读的特色,就能够完成教文育人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文章就高中学生的作文,尤其是高考作文提出了"怎样才能做到感情真挚",并结合了作文教学的实践,分析了当前高中学生作文中抒发情感的不足,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和训练措施,有一定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目前,校园里的读书声实在是太少了。在语文课上,老师为腾出时间分析课文,通常是让学生默读或浏览,很少安排诵读。殊不知作为一种语言的学习,光靠听取教师的讲解是无法学好的,分析讲解不能代替诵读对课文的感知领悟,要想收到好的效果,首先必须加强诵读。笔者认为,诵读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有如下四种作用。一、诵读能够正音正字。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是语文学习的起码要求。在讲授课文时,教师可通过范读给学生正音正字,或者让学生试读,从中发现学生有哪些字不认识,有哪些字音没有读准,然后予以纠正。学生常常误以声旁的音作字音或…  相似文献   
7.
相较于《论语》,《中庸》更加深入地探讨教育的基本问题,即人的认知能力的差异性以及认知能力的提升问题。《中庸》认为人存在认知天赋差异和认知态度差异。《中庸》依靠对“体察之知”的讨论,解决人先天的认知能力的差异问题,通过“体察之知”的方法克服两类认知差异后,人能够在现实性伦理生活中获得“体察之知”和德性培养。君子之道的内在把握和自觉实现依赖知行合一的体察认知而获得。而知行合一的体察认知依靠人在家庭生活中对孝与礼的情感制度认同而实现。《中庸》“体察之知”的培养模式是儒家教育思想区别于西方教育思想的特点。《中庸》关于认知问题的探讨是为其德性培育的教育理想服务的,即讨论智育的目的是德育。  相似文献   
8.
从礼物看日本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是个喜欢送礼物的国家,在不同的季节会以不同的名目来送礼,礼物小巧而实用。无论是贵重的或普通的都有非常精美的包装,小小礼物表达的不仅是一种心意,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日本人的送礼方式有助于我们在国际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更好地进行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9.
林黛玉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着力刻画的人物,在她身上寄托着作者对社会真实、对人间真情的观感和认知。她的敏感与多愁体现着一个柔弱女子在面临风刀霜剑时的势单力薄和孤傲禀赋,她的身世际遇又折射着时代风云的盛极而衰与波谲云诡。上述层面又集中地蕴涵在《葬花词》这篇心血凝聚的作品中。这篇作品极为形象深刻地诠释了林黛玉高洁的性情与坚贞的品质,从中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她的绝代才华,更可以由此看到她对自身境遇的敏锐的体察,这些又都是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和丰沛的思绪情感才得以抒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陆锋磊 《江苏教育》2022,(67):76-80
落实“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学习目标“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增强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在教与学的实践中寻找到恰当的学习方式。朱熹强调读书要“体认义理”,“体认”是儒家倡导的修身治学方式。在传统经典作品的阅读鉴赏中,我们把“体认”作为学习方式的变革,把“植根于悠久历史的知识性”“萌发于伟大心灵的文学性”以及“作品蕴含的文化内涵”作为传统经典文化研习的关键。“体认”特别关注身心体验、切己体察和反躬自省,呈现一种体验、自省和对话融通的特质,达成辞章和义理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