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教育   2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高剑父(1879~1951),中国近现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汉族,名仑,字剑父。1879年10月12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府番禺县(现广州市番禺南村员岗乡)。高剑父少年丧父,家境萧条。在族权的影响下对绘画产生了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2.
何香凝     
何香凝(1879-1972),著名民主革命家、国画家。原名谏,又名瑞谏。广东南海人。廖仲恺夫人。同盟会员。日本本乡女子美术学校高等科毕业。参加辛亥革命、反袁护法等革命斗争。1924年国民党改组,支持孙中山三大革命政策。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她坚持革命立场,进行反蒋  相似文献   
3.
吕春 《湖北档案》2014,(2):39-41
正1908年,廖承志出生于日本。他童年时常与父母一同去孙中山和宋庆龄家做客,他叫宋庆龄"姑姑"。后来,廖承志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归国后,和母亲、姐姐一样,全力协助宋庆龄的革命工作。当时,廖承志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部长、全国海员总工会党委书记,为党做了大量情报工作。因而,被国民党特务组织视作眼中钉。1933年3月28日下午,廖承志在租界被捕。事情是这样的:当天上午,全国总工会秘书长王其良被捕叛  相似文献   
4.
何香凝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为中国革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她无论在办学和妇女解放教育方面,还是在美育及对年青人的教育等方面都为丰富我国的教育理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冤彬 《云南档案》2012,(6):8-11
<正>何香凝是著名民主人士,曾经长期担任民革领导人。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她和廖仲恺一起,和共产党人亲密合作。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后,何香凝始终坚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和共产党人保持友好关系。抗日战争时期,何香凝积极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战胜利后,何香凝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为建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而奔走,并最终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堪称国共合作的典范。在此,公布何香凝与毛泽东的交往的几封函电,  相似文献   
6.
何香凝的办学理念及其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香凝在创办仲恺农工学校的实践中,形成了扶助农工、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和注重实践、实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统一的办学模式。今天,农业工程院校应该继续确立崇尚学术、注重创新的理念,秉承何香凝扶助农工、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弘扬“三统一”的办学传统,培养“勤慎耐劳有真实学识之实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早期教育》2017,(1):F0002-F0002
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一院(简称“育才一幼”)成立于1950年1月,由老一辈革命家何香凝女士亲笔题名。六十七载岁月,半个世纪风雨,育才一幼与祖国命运与共,经历了年月的磨砺,从当年战火中的摇篮,发展为一座大型的现代化儿童乐园。  相似文献   
8.
贾宝源 《集邮博览》2011,(11):50-52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何香凝(1878—1972)是一位受人敬仰的杰出女性,毛泽东曾高度赞扬她“为中华民族树立模范”。她早年随同孙中山从事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著名的国民党左派,妇女运动的领袖,民革主要创始人之一。她是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1877—1925)的革命伴侣,在协助丈夫廖仲恺革命斗争多年后。还鼓励儿女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廖承志(1908—1983)的母亲。她的家庭是一个光辉的家族,两代人都是革命家,并都登上了方寸。早在1932年8月13日中华民国发行的“北平版烈士像”邮票中,就有廖仲恺的肖像。新中国J.137《廖仲恺诞生一百一十周年》邮票中,有廖仲恺以及他和何香凝在一起的画像(图1),J.153《廖承志同志诞生八十周年》邮票中,有廖承志的两幅画像。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两代人都是革命家并都登上方寸的,惟有廖氏一家。  相似文献   
9.
工科院校走出传统的精英教育办学理念和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应用性教育,培养面向地方、服务行业的应用型人才是历史必然的选择。借鉴和传承香凝冀养实业人才的教育思想,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工科院校培养卓越工程师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存世的何香凝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虽然不够完备,但基本上能够较完整地呈现她的艺术史线索。遗憾的是,几经战乱流离,部分重要的作品未能保留下。目前看来,以1949年后创作的居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