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明代文学家谢臻曾经说过:“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应如撞钟,清音有余.”一堂课的结尾就如一曲乐章的尾声,设计得好,就会有掷地有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因此我们要尽量做到悉心安排、精心设计、细心推敲,做到简洁明快、灵活多变、新鲜有趣,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催人奋进,从而使学生再次激起思维高潮,感受到“课已尽而意无穷”.本文就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结尾的作用和类型进行探讨,以期对广大数学教学的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原文】生命的声音佟晨绪生命的姿态千变万化,让人难以捉摸。然而,就在这或卑微渺小或高贵强大的众生百态中,总会释放出一些余音缭绕在我们的心灵深处,让我们对生命肃然起敬,让我们参透生活  相似文献   
3.
正"文章不厌百回改。""十分文章,三分写作,七分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不管是实说还是捎带夸张,文章修改的重要性都是毋容置疑的。只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文的修改润色是一件内外兼修的事,大到篇章表达的契合题旨,中到内容结构的得当编排,小到遣词造句的精准鲜活,不一而足。因此,不可将修改润色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有关语词语句的修饰完善,也不要把对作文的修改润色,完完全全当作只是成文之后  相似文献   
4.
正清·李渔言:"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恋,苦难遽别。"戏曲界说:"从他们出场及下台的情形来看,就可看他们是不是好演员!"同理,一堂完美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应有好的开头,还要有圆满的结束。犹如编写戏文,余音缭绕,推进过程跌宕起伏,精彩不断,结束简洁有力。又似推进器,指引学生在旧知基础上向新知进军,激励学生学习不断向新的高度攀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精心设计导语,抓住学生注意力,进入胜景探珠取珍;还要用  相似文献   
5.
一皇家歌剧院的舞台上灯光如泻,深红色的幕布重重叠叠,掩映着其中白衣端坐的身影。他细瘦的手指在黑白琴键上翻飞,灵巧地按下最后一个键,场内一片余音缭绕。随后,他站起身,垂眸安静地向台下鞠躬。乐檬坐在角落,听旁边的两个女孩交头接耳,称赞着舞台上的男子弹琴的模样优雅,曲子动人。  相似文献   
6.
<正>整体赏读自然界的声音都是生命的声音,植物也有灵性,草木亦有品格,作者饱含深情地写了落叶的无私奉献、竹子的厚积薄发、胡杨的顽强不屈。在它们身上寄托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思考。生命的姿态千变万化,让人难以捉摸。然而,就在这或卑微渺小或高贵强大的众生百态中,总会释放出一些余音缭绕在我们的心灵深处,让我们对生命肃然起敬,让我们参透生活的真谛,那是牵动心灵的天籁。  相似文献   
7.
歌声     
叶子怡 《当代学生》2015,(Z1):115-116
见惯了满月光华,完美无瑕。那一弦弯月,让孤独者窥望人生的真谛。看遍了浩荡沧海,无边无涯。那一泓细流,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阅尽了曼舞轻歌,余音缭绕。那一曲清歌,让聆听者顿悟梦想的意义。——题记热闹拥挤的地铁口,来往的行人络绎不绝。在那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你正斜抱着吉他,边弹边  相似文献   
8.
二胡独奏     
"今天,老师请董小乐为我们表演二胡独奏。"董小乐自信满满地走上讲台,面向我们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说:"同学们,现在由我为大家演奏。"说完,她一弯手臂,优雅地坐在老师专门为她准备的椅子上。她挺直腰杆,头微微倾斜着,开始慢慢抖动弓弦。舒缓、轻柔的琴声在教室里响起,像五彩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如叮咚的泉水在山间流淌,似璀璨的星辰在夜空闪烁。这声音传到花园里,花儿笑了,草儿乐弯了腰。同学们不由纷纷睁大了眼睛。只见董小乐的左手在琴杆上上下移动,右手用力地拉着。那美妙的旋律犹如一个个活泼轻盈的小精灵,从  相似文献   
9.
正【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雨,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有春雨、夏雨、秋雨、冬雨之分,有细雨、暴雨、雷雨、骤雨之别,又有落在平原的雨、山区的雨与江河湖海的雨之异。雨景,既是自然的,又往往是奇异的。有着不同经历和心境的人,在不同的季节和环境里,观雨景,听雨声,悟雨情,他们的心灵感受一定是各不相同的。请以"听雨"为题写一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写景状物,议论抒情。③不写成诗歌,不少于600字。  相似文献   
10.
<正>题目已知函数f(x)=1+x/a(1-x)lnx,若对任意x∈0(,1),恒有f(x)<-2,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文[1]给出学生的两种分离参数方法,试图通过求g(x)的最值转化为求参数a的范围,但发现,g′(x)的零点不存在,所以认为此法行不通.面对学生提出的想法,我们是否只能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