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试论唐传奇的"文备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以歌传相配的传奇,是当时一种新起的小说类型.它的形式与同时盛行的俗讲及其讲经文有许多相似之处.此类传奇以<莺莺传>并歌、<长恨传>并歌产生最早,也最具代表性,其主要作者元稹、白居易一生均深受通俗佛教的影响.由此可以推定,此种歌传相配的传奇是元白摹仿俗讲及其讲经文而作,从而首创了这种文备众体的文体.  相似文献   
3.
唐代话本小说的产生与民间艺人的"说话"和寺庙僧人的"俗讲","转变"等说唱技艺密切相关.这些说唱艺术满足市民娱乐,成为广泛流行的通俗文艺形式.而其本身所带有的娱乐功能也同样影响着唐代白话小说的娱乐功能.因而,这时期的白话小说由文人化向世俗化转型,呈现出与文言小说较为"雅化"的娱乐功能殊为不同的情趣.  相似文献   
4.
春节的由来     
《出版视野》2010,(1):46-46
每逢新春佳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贴上几张大大的“福”字。但不知从何时起,很多人喜欢将“福”字倒贴过来。对此,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则表示,大门上的福字不宜倒贴。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思想包括三教,即儒、释、道。它们本身都具有化俗、导俗或教化的功能。对于广大民众来说,接受三教的法理(义理)、过程和方式有着独特的地方,影响了俗文学的话语范围及表达特征,尤其是在价值取向方面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佛教变文与中国戏曲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是佛家对俗家讲经说法的底本。这种讲唱结合,韵散交替的叙事学样式开中国说唱学的先河。本试比变的形式,内容,艺术形象思维三个方面分析了佛教变对中国戏曲的形成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唐朝是中国通俗叙事文学的成熟期,叙事作家自觉为“文”意识的觉醒,是其不同于前朝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唐朝通俗叙事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变文,这种文学样式的产生与兴盛,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佛教影响直接催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俗讲与民间讲书、唱书的传达方式是白话小说起源的关键。白话小说文体的确立首先经过俗讲者和民间讲唱艺人的口头加工。而讲书、唱书的体式和其文本的形成促成了白话小说体式的定型。敦煌藏卷中的白话小说初具白话小说的规格 ,具备了后世说话和白话小说的形态 ,给后世白话小说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何乐为 《成长》2007,(12):80-81
贴“喜”字的风俗 新婚贴“喜”字的风俗与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有关。王安石赴京赶考,途中见有富绅马氏在门楼上挑出一盏灯彩,出联择婿,联语是:“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考试时,考官也出联征对,联语是:“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  相似文献   
10.
佛教将一年中的正、五、九三月称为三长斋月,简称三长月,又叫神变月.三长月是诸天帝释鬼神运用神通,巡行天下,视察善恶的时间,所以要奉持八戒,吃斋、礼佛、讲经、布萨、禁屠钓,以求福避祸,俗称八关斋戒,又叫三长月斋、神变月斋戒.俗讲是唐代寺院在三长月举行的重要法事活动之一,目的是修善求福,传布佛法.本文论述了唐代俗讲与三长月斋戒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作为考察敦煌变文的讲唱时间与名称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