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苏轼元丰元年的节庆作品为文本,深入感受苏轼在元丰二年乌台诗案发生前的节庆感怀,以了解对于新法未因王安石罢相后停止施行,苏轼心中的感受。先由宋代党争元丰元年时苏轼所处政治处境着手,论述变法的发起是宋神宗所主导。再分由“归来谁主复谁宾”的寒食感怀、“月岂知我病”的中秋感怀与“明日黄花蝶也愁”的重阳感怀三部份论述。感受忠臣期望国君清明的寒食节情感。将月会通成国君的诗词之中,对于月的多种情感,正代表着对于国君的多种想望。对于重阳节桓景带领百姓对抗温疫与自己带领百姓对抗水患,起了千古共鸣,却也感受到深深危机,这些作品都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元丰元年苏轼的节庆感伤。  相似文献   
2.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问题最为严重的时期,中期所面临内外挑战的严峻程度,尤其突出。王安石变法的实践,反映出社会发展内因中一种要求解决问题的历史必然性。然而,变法在当时受到激烈反对而告失败,至后在数百年的历史中一直处于被否定的境地。通过对变法过程的考察,揭示这一改革无终的必然结局。对今天的改革开放无疑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北宋初,作为中国古代主管书籍贮藏、校对、编写等事务机构的秘书省有名无实,仅掌祭祀祝文相关职务,位置设于宫外光化坊。直至元丰五年,元丰改制后以宫中的崇文院为秘书省,秘书省恢复了图籍管理职能,此后名实相符。改制后,秘书省因多次增扩、重建产生机构位置的变化,也意味着其职能逐步明晰,并与图籍管理职能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4.
曾巩诗文集除《元丰类稿》以外,尚有《续元丰类稿》、《外集》,可惜后二者已佚。《续元丰类稿》、《外集》的亡佚时间及内容学界虽曾有考辨,但仍有缺憾。二者初编本在明嘉靖年间尚存于世,其内容包含了今存之金刻《南丰曾子固集》的部分内容,亦包含曾巩《南丰杂识》的内容,而历来大多认为是史学著作的《隆平集》亦可能包含有《续元丰类稿》、《外集》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刘红俊 《收藏》2006,(2):100-100
我的收藏是从古钱币开始的,其中不乏珍品,如包金贝、天启背二银钱等。一枚直径2.4厘米、穿径O.8厘米、厚仅0.5毫米、重2.1克的宋代元丰通宝小平钱(见图)也是我的珍爱。  相似文献   
6.
<正>元丰二年(1079年),因"乌台诗案"下狱而又捡回一条老命的苏轼来到了长江边上一个穷苦的小镇——黄州。在黄州的几年里,他写出四篇脍炙人口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还有一篇就是今天我要谈到的《记承天寺夜游》。这篇短短的月下游记,所记只是刹那间一点儿飘忽之感而已,但即兴偶感,随性为之,却颇为人所喜爱。全文抄录如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  相似文献   
7.
司马光与熙丰时期的洛阳诗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宋熙宁、元丰时期的洛阳聚集着一批具有保守的政治和文化立场的政坛耆宿和道学宗师 ,他们以频繁的结社、唱和等方式形成一个独特的诗人群。论文以“诗可以群”为理论依据 ,关注于以司马光为中心的洛阳诗坛的创作活动 ,既是对诗歌史上客观存在的一段创作历程的再现与反思 ,同时也试图以文化的视角 ,通过诗歌来观照熙丰时期的政治、学术和思想。  相似文献   
8.
王安石、司马光、吕公著、韩维号称"嘉祐四友",他们在嘉祐中结交游集,熙宁中同时进入朝廷权力中心,因政治立场的对立而产生分化。"四友"具有素朴简淡、不慕纷华的文化性格,在科举改制问题上,均属取消诗赋一派,但司马光等人对荆公新学之专断与驳杂则持批评态度。"四友"在诗坛的交游酬唱始末与其政治上的进退分合轨迹正相吻合,可以清楚地分为嘉祐、熙丰两个阶段。汴京的文学生态因新党专权而恶化,司马光、吕公著、韩维及范镇退居洛阳、颍昌等地,却获得了难得的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他们优游山水园林,诗酒雅集,闲吟代替了讽谕,林泉高致掩盖了朝堂纷争,仍曲折透射了政治干预文学的阴影。  相似文献   
9.
王安石、司马光、吕公著、韩维号称"嘉祐四友",他们在嘉祐中结交游集,熙宁中同时进入朝廷权力中心,因政治立场的对立而产生分化。"四友"具有素朴简淡、不慕纷华的文化性格,在科举改制问题上,均属取消诗赋一派,但司马光等人对荆公新学之专断与驳杂则持批评态度。"四友"在诗坛的交游酬唱始末与其政治上的进退分合轨迹正相吻合,可以清楚地分为嘉祐、熙丰两个阶段。汴京的文学生态因新党专权而恶化,司马光、吕公著、韩维及范镇退居洛阳、颍昌等地,却获得了难得的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他们优游山水园林,诗酒雅集,闲吟代替了讽谕,林泉高致掩盖了朝堂纷争,仍曲折透射了政治干预文学的阴影。  相似文献   
10.
元丰年间,在熙丰变法的浪潮中,也包含有对审计组织及其制度在内的各种政治、经济管理与监督体制的改革。然时至今,论及此者却甚少。当时在审计组织及其制度方面主要采取了四项重大改革措施:一是重点变革了北宋前期沿袭百余年的财审合一的内部审计旧制,恢复和发展了原有的比部职能及其审计制度,实行财、审分离的外部审计体制;二是在库藏系统中创设了名实相符的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司。据史载,这是中外审计史上最早以“审计”明确命名的审计组织,同时也是我国审计制度日趋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三是新设了都拘辖司,以代替原三司所属之内部财审合一的部分审计机构,行使户部审计职能;四是改造、调整了诸军诸司专勾司等专门审计中央机关与军队系统的内审组织,使部分内部审计部门及其责权能重叠交叉、彼此牵制,希冀以此作为解决当时冗官与财匮等社会矛盾的主要手段之一,从而发展与完善了军队系统中的审计组织,成为南宋审计院的前身,并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