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8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词起源于唐五代,两宋时发展到巅峰,元明时衰落。而到了清代,又再度复兴,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都有所开拓和创新,词人以及词作的数量均位居历史最高。据不完全统计,清代顺治、康熙两朝,词人已达2105人,词作53400余首,仅此即已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  相似文献   
2.
唐朝灭亡高句丽后,希望将高句丽的遗民迁至本国,由此消除叛乱的可能性。移居唐朝的高句丽遗民按照身份、经济基础和军事能力的不同,散居于首都、农耕地带和边疆等地,他们一起群居,彼此依靠,谋求生存。他们长期保持高句丽人的认同感,既居住在唐朝的疆域,同时又过着具有高句丽人身份的边缘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毛宁的《梦回繁华》是一篇介绍《清明上河图》相关情况的说明文,但这个文题更像一篇抒情性散文的名字.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这个文题能揭示隐藏在《清明上河图》背后的五重含义——遗民梦回、繁华如梦、如梦之史、研究者的梦和作者的梦.抓住这五重含义进行分析,就能把握文章的主旨以及选材特征.  相似文献   
4.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开一代风气之大诗人,然由于他错综复杂的政治经历,历代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钱谦益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诗学理论,对虞山派的形成及发展以及清代诗坛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飘》是美国的一部场面宏大的描写南北战争的经典小说,卫希礼是这部名著中的主人公之一,他温文尔雅,多愁善感,具有"诗人"的特质,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到,卫希礼和中国遗民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生不逢时的悲剧命运;誓死守卫家园的忠贞品质;永远生活在旧梦中的生存状态。所不同的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道德评价体系不同,美国的卫希礼被塑造成了虽然温柔敏感,但是懦弱无能的形象,而中国的遗民,无一不是道德高尚、不食人间烟火的"硬汉"。  相似文献   
6.
《板桥杂记》虽然是一部冶游之书,但值明清交替之际,却渗透着汉文人普遍的“遗民情怀”,仔细剖读《板桥杂记》会发现,这一时期“遗民文人”普遍感伤的常常不属高尚的家国情感,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失语和个人的挫败感。  相似文献   
7.
徐枋思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遗民代表徐枋在历史上有一定的影响,且多才艺,向为学人所重视。本文以研究徐枋的思想为主,认为其实现生命价值、恪守忠孝气节的理念、民为本的思考、人生价值取向、道德教育、学习之道等问题,对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且对后人也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他以遗民自居,且积极地反清复明,拒不入仕。他的思想行为为当时和后代所敬重。但被以往学者所不重视的是,他在交游过程中不仅和同他志同道合的遗民而且和贰臣都有交往。可见,亭林的交游思想是复杂且开放的,由与不同的人的交游组成的思想研究才是完整的亭林的交游思想研究。  相似文献   
9.
宋元之际南宋遗民词普遍存在“以词存史”的创作现象.存史纪史的叙事性主题、词人行迹的叙事性记载,拓展了词体的功能结构,使南宋遗民诸家词作具备了叙事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南宋遗民词人这种创作实践,在部分词人的创作过程中不仅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当可视为一种有意识的创作自觉.纪实手法、褒贬笔法、铺叙手法及联章体的运用,可视为词人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介绍《徐俟斋先生年谱》的成书过程,详述该书的主要版本流传,简述徐俟斋生平,对《年谱》的内容进行梳理辑佚,进而对罗振玉、徐俟斋的“遗民”情结进行关联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究罗振玉的人物思想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