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黎圣母院》中克罗德·孚罗诺是作者着笔最多的一个人物,一般都认为他是纵欲主义者,但我们必须客观地分析这个人物。他身上既有人性的善良、温情,同时,更具有由于天主教残酷无情的制度将其优秀品质异化成为人性丑恶的东西:自私,虚伪和狠毒。  相似文献   
2.
《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受副主教兼义父克罗德指派抢劫艾斯梅达拉,行动失败之后,卡西莫多不得不接受鞭刑。一场规模“宏大”、成果“辉煌”的示众便在混乱嘈杂中开演了。  相似文献   
3.
堂·克罗德是雨果浪漫主义代表作《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 ,长期以来他被看作是丑恶心灵的代表。实际上 ,这种看法未能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个人物的灵魂特征。小说原作中大量的情节表明 ,堂·克罗德内心的善与恶是并存的 ,因此对这个人物的心理特征不能简单定性。  相似文献   
4.
5.
法国人对图书的热爱我是知道的。大概在三四年之前吧,法国驻沪总领事郁白先生来到南京,吃饭的时候闲聊,他告诉我,他就要离开中国了,最近刚刚买了一些中国书。我问他买了多少,郁白先生想了想,笑着说:"两吨。"一个买书的人用"吨"来做他图书的计量单位,老实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我想,这可能就是法国人了,做事和说话都要不  相似文献   
6.
作为西方教会势力具体体现的教士,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他们不再是引导人们迷途知返的离上帝最近的人,而是遭遇可怕结局的悲剧性人物,表现了教会对人性的扭曲与摧残。  相似文献   
7.
《中文自修》2011,(Z1):1
维克多·雨果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他19世纪初生于法国,从小就显露出极大的文学天赋。雨果的政治态度几经变化,从而也导致他的命运颠沛流离。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过文学创作,长篇小  相似文献   
8.
张莲 《文教资料》2007,(19):92-93
克罗德的形象极其复杂,他既是教会势力的邪恶的代表,同时在他身上也具有一般人的慈爱、善良和真情。本文试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个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名著《巴黎圣母院》旨在控诉“宗教的桎梏”。克洛德·浮罗洛在宗教境遇中的人生悲剧 ,深刻地表现了宗教对于人性的压抑与扭曲 ,在更深层次上体现了作者的创作主旨。而这一点在以往是未得到足够重视的。  相似文献   
10.
雨果的美丑对衬是其《巴黎圣母院》获得成功的法宝,他借助此种形式的使用,一方面突破了古典主义对浪漫主义的围攻,从古典主义的束缚中彻底摆脱了出来。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实现了自己所倡导的艺术形式常变的构想。同时,《巴黎圣母院》对美丑对衬形式的成功使用,缘于雨果作为诗人对诗歌复沓重叠形式魅力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转用,它巧妙地创立了球体空间网状对衬内叙事的形式,强化了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