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1515篇
科学研究   210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84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科医生承担着基层城乡居民医疗保健、常见病诊治的重要任务。而全科规陪生在眼科轮转时间仅为2周,如何能使全科规陪生在眼科轮转的短时间内学习并掌握眼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本文介绍了本科室有效的带教经验,以期推广并更好地提高各地全科规陪生的眼科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2.
高等院校医学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向广大师生、医务人员提供医学文献信息,以便于教学、科研及临床参考,这体现了图书馆关于教育职能和文献传递的主要职能,而读者对图书的阅读效果与兴趣却直接影响着文献的利用,因此,研究医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效果,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寻求对策,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技巧、扩大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形成的抗疫精神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抗疫精神、在科研和实验实习中融入抗疫精神、在学生活动中彰显抗疫精神,能有效促进学生高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本科医学生临床见习教学效果,将思维可视化工具应用于课程教学活动中,强化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达到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当下,艺术鉴赏课程多开设于艺术学院和综合性大学,而对于医学院的学生,艺术鉴赏仿佛是并不相关的课程。本文希望通过梳理艺术与医学之间从古到今的复杂互动影响,来阐明医学生学习艺术鉴赏课程的诸多积极作用。在审美体验,道德意识,哲学理念,临床实践,以及长效学习发展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罗杰斯提出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在教学目的、学习观、教学观、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鲜明的观点,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医学生艺术欣赏课程带来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医学院校开设野外生存课程,有利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有计划、有目的、系统性培养医学人才及相关研究人员的教育机构,医学院校除了传授学生医疗技能和医学知识之外,还承担着加强学生身心素质的任务。针对野外生存训练课程能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医学院校应积极开设野外生存课程,能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练就良好的身心素质,从而培养出高素质且利国利民的医学专业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医学生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践行的效果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起到重要作用。新时代要提高人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感与践行程度,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参与。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信息素养做了简单介绍,阐述了培养中医药院校医学生信息素养的意义,详细论述了开展中医药院校医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具体步骤,包括:现状调查,现状分析,研究对策,开展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0.
2014年国家教育部提出培养小学全科卓越教师的意见,各高校也在积极试点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然而在具体实施中还有许多困惑和疑虑:对全科教师与小学专业教师孰优孰劣认识不统一;小学全科教师在现实中的定位不明确;各级各类小学对小学全科教师的需求不稳定。解决这些困境策略:突出专业,认识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政策导向,设定"小学教师资格证",在职称评定及其评优上突破学科壁垒;正本清源,在招生政策上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小学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