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各国文化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婚礼尤其是其中的“六礼”更是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到周代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婚姻制度,并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至今仍继续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古代的婚礼既包含了不少迷信、落后乃至野蛮的内容,也保留了许多美好、健康的习俗。因此,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李桂阁 《寻根》2014,(5):86-88
南阳旧时的婚嫁礼仪,沿袭古代的“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只不过根据家庭条件的差异,每道环节有繁有简,有些环节趋于简化。六礼中比较有特色的是亲迎即婚礼仪式。婚礼仪式有:大娶,一般婚期三天。喜日前三五天,男家向亲朋发请帖,通知婚期,受贺礼。女家备嫁妆,亲朋添箱。届时男方亲友前往贺喜,张灯结彩,贴喜联,奏鼓乐,迎娶择吉时起轿,内坐压轿童。轿前走一个夹红毡的,专管放炮,后有两灯笼、两火把、两支三眼镜以及鸣锣的、打彩旗的两人,鼓乐队一班,还有一个挑鸡的。另有一束葱、一束艾,取聪明爱见之意。  相似文献   
3.
《诗经》中,婚恋诗所占的篇幅颇丰,它们充分展现了先民们的婚约缔结过程:在《诗经》的时代,周礼所规定的婚姻“六礼”就已通行于贵族及平民阶层,但婚姻仪式又因社会阶级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周代主要的婚姻形式除以一夫一妻为标志的聘娶婚外,还有一夫多妻的媵妾婚、亡夫亲属收娶寡妇的收继婚和野合而婚;与此同时,《诗经》中又不乏弃妇诗,从这些诗篇出发可以分析先民婚姻的事实终结的部分原因,从而窥测整个周代婚姻形态的大端。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中西方婚俗之比较,探究中西婚俗差异产生的原因和中西婚俗的文化意蕴,指出保持本民族风格、彰显传统文化是对待婚俗和其他文化习俗的应有态度。  相似文献   
5.
《诗经》反映了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当时社会政治、文化、民俗、礼俗都有一定程度的折射。《诗经》婚恋诗主要表现出这样几个特点:媒妁之约与自由恋爱共存的婚恋结合方式;"六礼成婚"是主流的婚姻模式,而"仲春之会"则是在特殊条件下的手段及补充;同时存在媵妾制与一夫一妻制并举的婚姻模式。本文试从这些诗歌表现的多元的恋爱状态以及婚姻模式来展现周代各个阶层人民的婚姻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6.
正九月开学,家长与学生们忙碌不已。在古代,儿童入学同样是一件大事。古时的入学礼与成人礼、婚礼、葬礼合称人生四大礼。入学当日,须举行一系列隆重的入学仪式。古代有三个入学季,据载为: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八月暑退"与现在开学时间最相近。古代儿童入学年龄与现在差不多,一般四到七  相似文献   
7.
姜曦 《林区教学》2011,(10):71-73
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一直沿用的婚礼模式,持续两千年之久,它是由官方规定的,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一直广泛流行。它的产生有一定的原因,是社会历史作用的结果,六礼的内容和特点也都反映了封建社会时期的经济、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各方面情况,同时体现了它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老年教育》2008,(5):46-47
三茶六礼三茶:下茶、受茶、送茶;六礼:纳采、问名、纳征、纳吉、请期、亲迎。三教九流三教:儒教、道教、佛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相似文献   
9.
婚俗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本身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心理.作为单一民族的国家,韩国的婚俗原本很简单,影响婚俗变化的最大因素是中国儒学的传入并成为国家统治思想.韩国在中国"六礼"的大框架之内对其内容进行了本土化的改善和使用.近代以来,由于受到日本和西方文化的影响,韩国传统婚俗又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新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早在先秦时期,婚仪"六礼"便基本确立并被后代所延续,即指"纳采""纳吉""纳征""请期""问名""亲迎"。在这其中,"问名"是颇为重要的环节,多指询问女子父亲的姓氏和血统。在宋代之前,"问名"礼基本被传承下来,宋元时在士庶婚礼中并入了"纳采",明清时期则沿袭了宋元时期的婚俗礼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