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0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7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称为“乐府双璧”之一的我国汉代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以其朗朗上口、通俗活泼的语言,生动细腻、夸张铺叙的描绘,个性化的人物对白,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及扼腕感人的故事情节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赞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但它也给人们留下一个千古难解之谜:既然女主人公那么完美无瑕,那到底是何原因使她与婆婆之间水火不相容,最终走向夫妻双双殉情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徐鲁 《出版科学》2001,(1):65-68
为了进一步繁荣当代儿童学创作,给孩子们提供一套新颖、精美和具有艺术生命力的儿童学长篇原创读物,引导小读进入一个较高层次的阅读和欣赏天地,是我们决定在1998年推出由几位名女作家联袂创作的长篇儿童小说丛书的初衷。这套丛书由刘道清社长策划,由我具体进行组稿和编辑作业:经过反复思考和推敲,把这套丛书定名为《鸽子树丛书》。鸽子树,即珙恫,落叶乔木,又名“中国鸽子树”,系我国特有的珍稀观赏树种。花开时节,鸽子树看似群群白鸽栖枝,蔚为瑰丽。鸽子树是欢乐、纯洁、友爱和希望的象征。因此我们选择它作为丛书的名称。  相似文献   
3.
4.
[例文]Last Sunday afternoon, I was in a bookshop.Suddenly I saw a short man behind me. He stole my purse and ran out of the shop. I followed him but he ran faster than me. I shouted "stop thief! stop thief!" A policeman came to help. Then a woman came and told us "I saw him. He ran along the street and then turned right at the first crossing." The policeman started to run and he ran faster than me. Soon he stopped the thief and I got my purse back.  相似文献   
5.
张同俭 《保定师专学报》2001,14(3):65-67,74
谈歌的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家园笔记》是由他多年创作的若干短篇笔记小说撮录连缀而成。其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历史与现实穿插交织的 手法,借历史来观照反思针砭现实,启发当代人去寻找丢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
宁波人历来以“商”著称于世,以商为业,以商致富,代有其人。而作为一个商人群体“,宁波帮”则形成于明清时期。特别是近代以来,宁波帮以其强烈的创业精神与杰出的经营才能抒写了中国商业史上的百年辉煌,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活跃在海内外。在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商社会迈进的漫长历程中,宁波帮无疑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对于这样一个历经几百年辉煌至今雄风犹存的著名商帮,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中尽量立体地表现它呢?如果以结论或数字去归纳表现它,也能说清楚,但却难有神采。于是我们在拍摄《宁波商帮》时抓住了一…  相似文献   
7.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不仅应给人们提供及时、准确、有价值的信息,可供人们思考的思想价值,还应有让人们品味的审美价值。长篇通讯、报告文学之类的大型新闻作品尤为如此。从审美角度要求新闻作品,基本要义应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新闻传播》2006,(12):26-26
《军事记者》2006年第9期发表贾永的文章《“做深”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三条途径》。 文章认为,首先是主动出击,以快制胜。时间是构成重大突发事件的第一要素,报道迟缓就意味着将舆论阵地拱手相让。在今天的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我们应当树立起“快的就是深的”的理念。一篇先入为主的简短消息,可能比事后洋洋万言的长篇通讯更能引导舆论,更能产生影响。“快些”、“快些”、”再快些”,应成为突发事件报道的座右铭。应该看到,我们的媒体在提高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性上有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能仅仅满足于”今天新闻今天报”,还应努力做到“现在新闻现在报”。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采访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之后,写了长篇通讯《两弹元勋邓稼先》。这篇通讯由新华社对国内外播发后,引起了很大轰动。这次采访给了我很大启示:在我国国防科研单位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为中国的强盛不遗余力地奋斗着。从此以后,在有关部门的热情支持下,我开始进入这个“禁区”采访,在这个鲜为人知的领域里,我又接连采访了一些和“两弹”有关的人物,其中有科学家,也有军队的领导,张蕴钰将军就是其中之一,这位满怀报国豪情,又有诗人情怀的将军,对我谈的许多关于中国核武器靶场选址的秘闻,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0.
吴纪椿 《新闻记者》2005,(11):53-53
30年来,我写过近千万的文字,除了案头留有几本沉灰的书籍(这也是零星的一部分)外,我未保存过一篇作品。然而在文汇的网络中心,我仍然可以点击出发表于1975年12月27日文汇报的那篇9000字的长篇通讯《踏破惊涛谱壮歌》。这大概是我的新闻处女作。当年作为一个知青代表去采写安徽阜阳抗洪救灾牺牲的一名上海知青的英雄事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